第23頁(第1/2 頁)
大盛朝的臣子們到這時候才醒悟過來,和親通常都是選擇嫁公主出去,可是盛和帝就一個公主不說,這個公主還同宋丞相的兒子成婚了,雖然大家都清楚,按著安和公主的樣子,就算她沒能成婚,盛和帝也絕不可能讓她去和親。
所以現在該怎麼辦呢?
人們的智慧永遠是無窮的,這種事也好辦,歷史上也是這麼做的,選擇一個大臣的女兒,封其為公主,直接去孟國和親。
在大臣們爭執著該選誰去和親時,孟國太子孟古勒親自拜見盛和帝,向盛和帝要求賜婚,他對周宰相的女兒周佩璇一見鍾情。
盛和帝當然不可能立即就答應孟古勒的要求,如果周佩璇只是一個普通人,盛和帝答應了也無妨,然而周佩璇不只是宰相之女,還牽扯進了安和公主與其駙馬之中,如果這會兒同意讓孟古勒娶周佩璇,只會讓人以為是皇帝為了自己女兒,將周佩璇故意遠嫁。
盛和帝只好同孟古勒打太極,雖說他是一國之君,金口玉言,但也不能隨意就決定別人的婚姻大事,孟古勒想要娶周佩璇,不是不行,但得讓人家姑娘心甘情願不是?盛和帝還好言讚美了孟古勒一番,以孟古勒的英姿和才華,一定能夠打動周佩璇。
然而誰都沒有料到,周佩璇真的願意嫁給孟古勒,以和親之名遠嫁孟國。
周佩璇出嫁那天,穿著一身紅衣,來到皇宮,拜別大盛朝的主人盛和帝,她起身的時候,淡漠的眼神掃過安和公主,眼中似乎是仇恨,似乎是不甘心,更多的卻是孤擲一注。
周佩璇乘坐馬車出宮,她一直看著馬車外,她知道,有一個男人一定會站在這條她出宮的路上,看著她離開。
周佩璇的馬車前腳出宮,安和公主的駙馬就跟著出宮,婚隊一路西行,宋嘉譽就騎著馬一路西去。
在皇宮中的安和公主斜躺在貴妃榻上,手輕輕撫摸著自己的肚子。
“公主,駙馬他出宮了,需不需要派人……”
慕西揮揮手:“不需要,你下去吧!”
“是。”
慕西伸手,她的大宮女春月立即端上一小碗銀耳湯遞過去。
慕西喝著銀耳湯,嘴角漫出一絲笑:“本宮不急,因為自有人會急。”
安和公主慕西並未派人將駙馬抓回來,但宋丞相卻是大怒,直接派人將宋嘉譽給抓回來,甚至在宋家還對宋嘉譽家法伺候,宋嘉譽回到皇宮時,幾乎遍體鱗傷,傷口都未處理過。
宋丞相是隻老狐狸,故意留下這傷不處理,他老人家都親自把兒子打得這麼慘了,安和公主還怎麼好意思拿這件事出來做文章?
宋嘉譽於書房養傷,慕西進去看了兩眼,宋嘉譽在她到來時,永遠都在閉著眼睛“睡覺”,有些話她知道他不會信,於是乾脆就不說了。
周佩璇和親之事,從頭到尾她都不曾插手過,但他會信嗎?
在她懷胎八月時,盛和帝病故,盛京大臣之子,幾乎都在一夜之間被抓到皇宮,被安和公主請來同慕炎作伴,於是所有人都清楚,這是安和公主的威脅,但她能夠輕易的把人抓到皇宮,足以想見她背後擁有著怎麼樣的力量。慕炎成功登上皇位,大臣們也沒有作妖,這時候安和公主才一個個放人回家,這放人的順序也是有跡可循,表現好的,就先回去,不好的就多在皇宮待一段時間吧。至於那些不懂事的,既然家人沒有辦法將其教導好,那就讓皇宮裡的人來教導。
安和公主這一招,嚇到了不少大臣,也讓這些臣子重新認識了這位安和公主。
隨著慕炎繼位,成為盛清帝,安和公主的勢力反而越發壯大,比起慕炎這位皇帝,人們似乎更加畏懼這位公主。
當傳來孟國再次出兵時,慕西竟然一點也不覺得意外,當年周佩璇離開前的那個眼神,慕西就知道會有這麼一天。
慕西靠著公主的身份,算計了宋嘉譽,得到了宋嘉譽,周佩璇也可以利用她的身份,同慕西正面較量,周佩璇選擇和親之路,將整個孟國都當成了她手中的籌碼。
不得不說,慕西很佩服周佩璇的果斷和魄力,還有那一份絕無僅有的自信。
慕西看著坐在自己對面的葉佩璇,葉佩璇似乎是周佩璇,又似乎不是。是的地方是有周佩璇的端莊優雅,氣質清麗無雙,不是的地方是葉佩璇少了周佩璇那一身果敢之氣。
隨後慕西又能夠理解了,環境不同了,周佩璇所處那樣的環境裡,自然會生出別樣的韌勁,而葉佩璇卻是被嬌寵著長大,沒有後院裡女人的勾心鬥角,也沒有一言一行都被人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