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終戰前夜(第1/2 頁)
王樸歉意的作揖行禮,“臣萬死,臣失職。臣以為那吳國,這幾年雖然滅亡了南方諸國,但南人軟弱怯戰,應該是不難打的。更何況,偌大一條淮河,處處是漏洞,沒想到啊,萬萬沒想到。”
王樸用袖子擦了一把眼淚。
“但我軍尚有優勢,那就是騎兵。我大周與吳國,現在是麻桿打狼兩頭怕。吳軍離開了水路就不敢進兵,我軍一遇到堅城就頓兵城下。所以,不如趁此機會,聲東擊西,攻滅蜀國。”
王樸這個戰略很有想象力。
古來北朝滅南朝,總離不開要打過長江去。那要過長江,無非就是四川、襄陽-荊州、淮南這三處地方。
“有道理,”柴榮不由得點點頭,“攻淮河是假,或者說亦真亦假,主力卻西調,拿下蜀國。一來剪除關隴的威脅。二來,蜀中富裕,可增強我國力。三來,拿下兩川,水師出三峽東進,吳軍長江防線土崩瓦解。”
柴榮眉飛色舞:“卿真乃朕之子房也。”
樞密都承旨魏仁浦不甘心王樸專美於前,發言補充:“臣淺見,東路李將軍攻打穎水,必須要真打,定要打痛吳軍。威脅吳國揚州,這樣,我軍圖謀蜀國,吳軍才會來不及反應。”
武將們紛紛同意魏仁浦的看法,目前吳軍三路齊頭並進,實在是威脅太大了。
計議已定,接下來就是具體的籌集糧草輜重、調兵遣將了。
六月,柴榮加李重進為淮南行營招討使,以趙匡胤為前鋒,率兵五萬人,攻打項城。
趙匡胤汲取了上次的教訓,不再只帶騎兵,而是帶了四千步卒、五千騎兵,沿著蔡河,殺到了項城腳下。
“臥槽!”趙匡胤不由得爆了粗口。
原先那個老破小的小縣城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加高加寬加固的包磚大城,而整個華夏大地上,絕大部分城牆都還是夯土牆。
不僅如此,吳軍還給城門外加築了甕城,城門兩翼修築了雁翅城。雁翅城就是在城門左右加築一座小城,形同一個凹字(凹進去的地方是城門),使得攻城時,如果要攻打城門,就會面臨來自三面的交叉火力。
“吳人都是當烏龜的嗎?把城池修得跟烏龜殼一般。”趙匡胤罵罵咧咧。
他們見自己率軍前來,守軍竟然閉門不出,很是不符合吳軍一貫的“管他打不打得過,先出城打一打再說”的風格。
他射了一封挑戰書,希望守將能出城與他大戰三百回合。
守將很快回信:“陛下有命,若是遇到趙匡胤前來,就閉門不出,趙將軍請便。”意思就是,你自己看著辦,要麼攻城,要麼自己乖乖退走。
京師揚州,錢弘佐收到了前方的告警,也正與中書門下及樞密院商議對策。
從商議軍情可以看出,在吳國,武將們沒有軍機決策權,戰略決策都交給中書門下的宰相和樞密院,與後周的文武大臣一起決策有很大區別。
“朱虎臣受傷未痊癒,朕命他在京師好好養病了。此次進援,派誰領兵好?”錢弘佐發問。
張濟廣立即出列行禮發言:“臣以為,從樞密院虞候房的諜報來看,周軍進犯,目前只發現了穎水這一路,渦水、古汴水周軍一個人影也不見,這就很奇怪了。派大軍進援項城固然可行,但是臣唯恐周軍意不在此,來個聲東擊西,那我師老兵疲再想調轉方向就難了。”
錢弘佐沉吟片刻,看著輿圖想了想,對諸臣道:“柴榮這個人,喜愛冒險。他只派了一路大軍,只攻穎水,我覺得應該還另有主攻方向。”
眾人紛紛望向輿圖,從淮河沿線一路往西看去,大家異口同聲道:“荊州!”
在吳國沒有攻取蜀國的情況下,荊州是防備上游蜀國、北面襄陽來敵的橋頭堡,也是吳軍長江防線的重中之重。
“樞密院虞候房、皇城司,針對襄陽方向,都加派細作,好好查探,對於周軍士卒集結、糧草囤積的訊息,一日一報。”點到名的部門紛紛領命。
“除了荊州做好防範以外,臣以為,不管周軍主攻方向是哪裡,他打他的,我們打我們的。”張濟廣丟擲一個大膽的構想。
“我們兵出徐州,一路攻掠齊魯(指現今山東半島),一路由泗水拿下兗州,兵鋒直指曹州。”張濟廣指著輿圖,對眾人解釋道。
曹州在濟水沿岸,再往西不遠,便是汴州,也就是開封的地界了。
錢弘佐也看出了張濟廣的意圖,笑道:“拿下曹州,如果穎水這一路我們能擊敗李重進,那就兩路並進,直取開封,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