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五代:這個小國太能打 > 第7章 考校有獎

第7章 考校有獎(第2/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從質子到千古一帝萌學園的保命日常葉羅麗:開局截胡白光瑩崩壞:成為梅比烏斯的妹妹人在漢末,我堂兄是劉備斬神:林七夜竟是我基友!太子的位置給養子?朕不忍了大明輩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綜穿之配角不按照劇情走有獸焉:玄暉亂世村長,我能召喚歷史名將綜漫:技能越來越離譜萌學園之我替代了預言書當司馬懿穿越北宋,誤上梁山之後往事塵埃中的故事斬神:守夜人總教官,開局就無敵苟到最後,我成了一方雄主跟史上最穩太子搶皇位?我不幹!哈哈大漢那些事兒鬼滅繼國家的第三子

成為一名職業驢友了。可惜在這個時代就會被認為是不務正業。果然只得了個乙下等,哭喪著臉回到了座位。

錢弘僔也交卷了,他寫了“老者安之,孤幼者養之,使臣信之,貧者有地耕之,學者有才而用之,而致萬世太平。”

他寫的理想很符合一個未來的國王的目標,養老撫幼,使臣子們都信任他。讓天下的窮人都有田可以耕種,使有才學的人能夠得到重用,最終天下太平。

錢元瓘頻頻點頭,給了個甲上等的評價。

錢弘佐見交的人多了,便也上去交了。

錢元瓘接過一看,“願為一將軍,平天下而致一統”。

錢元瓘諷道:“小子好大的口氣,那你說說何以平天下?”

錢弘佐早猜到會有這麼一問,從容答道:“大學有云:平天下、治國、齊家、修身、正心、誠意、致知、格物。而孩兒不才,尚不能致知,故而平時不過止於格物”。

錢元瓘:“格物有何用?”

“格物者,可知萬物之本源,譬如冶煉,可使兵甲犀利。格物者,可知萬物之規律,譬如治水,可使物產豐隆。”

這個時代的文人們格物,往往只從意識方向去思考,卻忽視了研究物質的本源與物體運動的規律。錢弘佐不過舉了兩個簡單的例子,就為格物提出了自己看法與見解。果然引起了錢元瓘的興趣。

格物,比如鑽研鋼鐵的特性以及冶煉技術,也是一種格物形式,可以強兵。比如治水,能夠調節水位,防止土地乾旱或洪澇,提高抗災能力。於是糧食產量也能提高,達到富國的目標。

以此類推,這不過是富國強兵的基礎,若各行各業從上到下都能做到格物致知,則治國平天下的目標便能實現了。

錢元瓘眼裡有些光芒,作為一國之主,說完全沒有平天下的野望那是假的。自己的兒子竟然有這等理想,令人吃驚又羨慕。

錢元瓘露出讚許之色,道“本該給你甲上,可惜你這字啊”,錢弘佐的字比起錢弘俶差了一個太平洋的距離,連錢弘倧也不如。於是就被降為了甲下。

錢元瓘是武將出生,五代時多的是派兒子東征西討的,“平天下”的宏願很對胃口,可對於錢弘僔來說,就很吃味了,你要平天下,那置我於何地?莫非是要學那唐太宗玄武門之變?越想心裡越是膈應。

第二題則更為隨意了,都是錢元瓘一個一個叫起來提問,問題也是根據個人不同的學習進度而定。有考《詩經》的背誦的,有考問《尚書》其中一篇的釋義的,還有要求回答《論語》某一句的理解,總之不一而足。

輪到錢弘佐了,錢元瓘發問:“六郎這幾月學了些什麼?”

錢弘佐一五一十答道:“《詩》學了一十四篇,《論語》學了八篇,《尚書》剛學完虞書”。錢弘佐說完心中極是忐忑。

千萬別抽《尚書》,千萬別抽《尚書》,千萬別抽《尚書》,錢弘佐心中默默求完了東南西北各路仙佛。錢元瓘面露微笑,道:“六郎就不背課文了,作首詩吧”。考作詩在這個時代非常正常,因為唐代貢舉就要考作詩。

錢弘佐求之不得,作詩再差,那也是能矇混過關的,而背課文,背不出就是背不出。於是朗聲道:“請大王出題”。

錢元瓘不假思索:“這兩日西府一直下雪,便以雪為題”。

錢弘佐點點頭,微笑道:“在這崇文館內看不到雪景,請大王准許我看一眼外面的雪景”。

錢元瓘同意,錢弘佐便從崇文館的側門走出去,望著宮外民房上的積雪,一邊思索著。

不多時,錢弘佐回到堂上,他胸中已有底稿,只是個別字詞還需斟酌。

“千里一床被,枯枝戴重圍”,自己回想了一下平仄,沒有用錯的,便又繼續吟道:“春來陽氣盛,化作壟間肥”。

錢元瓘站起身,又把四句詩詠了一遍。他笑著點了點頭,道:“比之前遊錢塘時,又有所進步”。最終,這第二題錢弘佐得了個甲下。

錢弘佐憑藉兩個甲下,綜合評為甲下,錢弘佐觀察了下其他人的評級,第二題多為乙等,這樣算來,自己的成績還算尚可,估計前五名還是有的。

錢弘佐考完了,齜牙咧嘴地坐等紅榜出爐,錢弘俶則靜靜地坐著,臉上帶著微笑。這傢伙總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看得錢弘佐想打他。

成績排名公佈了,錢弘佐拿了個第三名,第一名居然是錢弘俶,他第二題被抽背書,結果當然是撞他最擅長的領域了,論語都快能倒背如流了,唬得錢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這個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孫朱雄英一個農家子的逆襲之路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