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決戰北非(三)(第1/2 頁)
在羅馬士兵的絕地反擊下,迦太基引以為傲的戰象出現了內訌,不管不顧地朝著自己的陣營橫衝直撞。一時間迦太基的陣線被自己的戰爭巨獸攪得天翻地覆,不少士兵慘死當場。不少戰象的馭手為了不給己方繼續造成難以挽回的破壞,只能忍痛殺死胯下的大象。
羅馬士兵趁機發起反攻,密集的標槍不斷投向迦太基士兵,藉著高處的優勢,一支支標槍不斷地將身處下方的迦太基士兵殺死或者刺傷。轉眼間迦太基士兵傷亡慘重,剛才好不容易爭取來的優勢又蕩然無存了。迦太基士兵此時銳氣盡失,再加上居高臨下進攻導致體力不濟,指揮官贊帕緹斯無奈下令鳴金收兵。
此戰羅馬一方傷亡6000人,其中被戰象殺死的就超過一千人,迦太基一方傷亡超過了,其中2000人是羅馬騎兵造成的,另外3000人是己方地戰象造成的。由於事先沒有料到戰象會發狂衝擊自己的軍隊,所以不少迦太基人那時都排著密集的陣線對付山上的羅馬人,直到被戰象無情地踐踏而過才發現悲劇已經降臨。
羅馬遠征軍經此一戰傷亡過半,只能無奈退回要塞和營寨固守,並將這裡的戰況快馬加鞭地送往遠在千里之外的元老院,希望元老院趕緊派遣增援部隊前來。迦太基雖然在此戰傷亡超過了羅馬軍隊,但是他們卻是本土作戰,兵力的損失可以在很短時間就完成補充和整編,同時他們還擁有本土強大徵兵機器的運作和加持,再加上如今新的統帥指揮訓練有方,深得士兵的信任,所以此戰過後迦太基軍隊就開始不斷征伐羅馬佔領的土地,由於羅馬軍隊損失巨大,如今的防守兵力已經捉襟見肘,根本無法派遣軍隊前去抵抗迦太基人在自己佔領敵上的肆虐。這也讓附近不少牆頭草的部族和城邦看到了羅馬地衰弱,之後紛紛倒向了迦太基。
久而久之羅馬不僅損失了一大片土地,還失去了這片土地的民心,大家不再自願為羅馬軍隊提供兵員和糧草,羅馬強行徵調也得不到足夠的物資和糧草,而之前的儲備已經在過去的日子中消耗殆盡,羅馬遠征軍不得不面對是去是留的嚴峻問題。
羅馬元老院在收到遠征軍統帥送來的訊息後,經過短暫而激烈的討論,最終無奈地做出決定:派出帝國剩下的全部戰艦前往北非接應遠征軍回國。
此時的羅馬帝國正處於四面開戰、到處用兵之中。各地的戰爭此起彼伏,烽煙四起,整個帝國的戰爭機器也在快速運作之中,感覺都已經快冒煙了。面對如此艱難的局面,羅馬帝國已經無力再調遣更多的軍隊前去增援遠征軍。然而,那些勇敢無畏的遠征軍士兵們依然堅守著崗位,與敵人浴血奮戰,他們的英勇事蹟讓人感動不已,所以絕對不能讓這些忠勇的帝國戰士葬身於異國他鄉。
在這樣的背景下,羅馬元老院深知不能讓這些英勇的將士們孤立無援。於是,他們決定派遣帝國僅有的餘力——強大的海軍,前往北非迎接遠征軍回家。這不僅是對遠征軍的支援和鼓勵,更是羅馬帝國堅定信念的體現。
北非的土地,此刻也充滿了神秘和未知。那裡有著廣袤的沙漠、壯麗的海岸線以及古老而神秘的文明。對於羅馬帝國來說,北非不僅僅是一塊戰略要地,更是一個充滿希望和機遇的地方。雖然此次撤軍意味著所有佔領的北非土地將全部拱手相讓。但在此期間,羅馬帝國已經多次戰勝迦太基軍隊,敵人的戰術以及戰略有了一定的瞭解,並對北非的地貌,文化,民族和風土人情也有了一定的掌握。
所謂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儘管前方困難重重,但羅馬人堅信只要團結一心、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夠克服一切困難,迎來勝利的曙光。
經過這段時間的努力探索和嘗試,元老院對於和迦太基的戰爭有了一些客觀和清醒的認識:
首先,儘管羅馬的陸軍和海軍在正面戰場上持續取得勝利,並消滅了大量的迦太基士兵,但這位老牌的海洋霸主在經歷了數次海戰失利後,其主力仍然存在。正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要想在短期內徹底擊潰迦太基艦隊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畢竟,迦太基作為一個長期統治海洋的強大勢力,其底蘊和實力不容小覷。他們擁有豐富的海戰經驗、精良的戰船裝備以及訓練有素的水手隊伍,這些都是他們能夠在逆境中堅持抵抗的重要資本。羅馬軍隊需要面對的不僅僅是眼前的敵人,還有整個迦太基帝國背後龐大的資源支援。要征服這樣一個對手,羅馬人必須做好長期戰鬥的準備,並且不斷調整戰略戰術,才有可能最終實現目標。同時,這場戰爭對於雙方來說都將是一場艱苦卓絕的考驗,誰能在持久戰中保持堅韌不拔的意志和充足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