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並不如(第1/2 頁)
接下來的日子裡,墨門鉅子陰鬱著臉,頻繁地拜訪各勢力,但收穫卻並不如意。
要麼像雜家掌門般不為所動,要麼直接拒絕。即使他身為墨門鉅子,也無法輕易獲得他人的支援。關於嬴楚漢的訊息早已在江湖中流傳開來,他擊殺多位宗師之事也逐漸傳開。
聽到這個令人震驚的訊息,一些中小勢力越發不願與嬴楚漢為敵。諸子百家並非個個都有墨門那樣的底蘊,多數人會選擇明哲保身。
反過來想想,這情景與秦國統一六國何其相似。當秦滅韓時,其餘五國袖手旁觀;滅趙後,各國依然置身事外。直至只剩齊國,齊王環顧四周,發現天下似乎已成秦國領土,連求助的物件都找不到。在絕望中,他不得不低頭投降。
各國皆知秦國虎狼之心,圖謀深遠,卻始終無法團結一致。原因就在於戰火未觸及自身,未曾感受到切膚之痛,自然缺乏抵抗的勇氣。整整三日夜,墨家鉅子幾乎未能尋得有力的盟友,內心倍感疲憊。
短短時間,嬴楚漢的鐵腕手段已使整個江湖人心惶惶,人人自危。想要鼓舞他們對抗嬴楚漢,顯然不是明智之舉。墨家鉅子明白,不能再這樣繼續下去。
這些中小勢力指望不上,他必須轉向與墨門實力相當的勢力。他有一種預感,嬴楚漢的胃口絕非儒家所能滿足。如果他真的動手,諸子百家中的部分大勢力必定首當其衝。
他只能寄希望於這些大勢力的領導者目光長遠。墨門鉅子決定不再浪費精力在這些中小勢力上。突然間,背後傳來一陣腳步聲。他迅速回頭,發現不知何時,身後竟站有三人。當看清其中一人面貌,墨家鉅子頓時驚訝出聲。
“荀師!”
那人滿頭銀髮,面龐蒼老,身披寬袍大袖的儒衫,一眼就被鉅子認出。
這位是隱居多年的聖師荀況!他曾是儒家的領袖,執掌稷下學宮多年,與道祖、鬼谷等傳奇人物並列的前輩。然而,在十多年前,一場重大變故迫使他退隱江湖。
荀況曾親手教導兩位得意
李斯和韓非,兩人創新儒學,創立法家學派,對儒家造成巨大沖擊。尤其是李斯,助秦滅六國,一統天下,儒家人士視其為背叛者。荀況心中充滿矛盾,一邊是親傳
,一邊是他畢生奉獻的儒家。
無奈之下,荀況選擇了隱退,遠離塵世。時光荏苒,十多年過去,一切都在悄然改變。
江湖上已鮮少有關於他的傳說,與道祖一般,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記憶。然而此刻,隱居十多年的荀況突現,墨門鉅子欣喜若狂。荀況身旁,還有兩位陪同者。
其中一位中年男子,面容方正,體格雄壯,身上隱隱散發出軍陣的氣息,顯然非尋常江湖人物。另一位青年則更是引人注目,墨門鉅子一眼之下,心神震動:這青年天生雙眸如重瞳,聖人之姿顯露無疑!他們正是項氏一族的成員。中年男子名為項梁。
而那位青年,赫然就是大名鼎鼎的項羽!墨門鉅子深吸一口氣,向荀況躬身施禮道:“聖師在前,晚輩拜見。”荀況輕揮衣袖,一股溫和的氣流包圍著鉅子,將其扶起。“鉅子不必客氣,老朽在山野間隱居多年,早已不拘泥於這些繁文縟節。”鉅子抬頭看向三人,神色不斷變化。
沉默許久後,鉅子終於開口詢問:“荀師此次重現江湖,是否因江湖上諸多大事?”他巧妙地避開提及儒家被嬴楚漢血洗之事。荀況聞言,蒼老的臉龐掠過一絲陰鬱。
“鉅子無需避諱,儒家的遭遇老朽亦有所聞。此次出關,正是為了此事而來。”荀況的話語讓鉅子心中大慰,之前的挫折讓他頗為沮喪,如今卻峰迴路轉,有了意外的希望。
荀況的實力無人能質疑,他曾是儒家領袖,稷下學宮的核心人物,早已是江湖上頂尖的存在,如今或許已窺破天人之境。有了荀況的支援,鉅子信心倍增。青年走上前來。
“嬴楚漢對諸子百家的惡行罄竹難書。若鉅子不嫌棄,我們願意共同對抗這個惡魔!”鉅子謙和地道。
“還未請教兩位俠士高姓大名?”青年驕傲地答道:“在下乃楚國上柱國項燕之孫,項羽!”接著指向旁邊的中年男子,“這位是我的叔父,項梁。”鉅子聞言,肅然起敬。
“原來是名門之後,失敬失敬!”……
他真的感到驚訝,未曾料到眼前兩人竟出身項氏一族。對於反抗秦朝的人來說,項氏一族的名字如雷貫耳。當年,秦王嬴政派遣李信率大軍攻打楚國,卻被項燕擊敗,打破了秦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儘管最終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