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季風(第6/7 頁)
拉圖人還要再打回去。”
阿爾帕德深深知道,赫德諸部就像圍住獅子的群狼。
如今獅子的震懾力減弱,獅子的爪子被折斷,群狼已經開始蠢蠢欲動。
過去三十年,帕拉圖人能維持邊境的繁榮發展。不是靠防守,是靠進攻。
兩個軍團的常備軍,分散在漫長的邊境線就像往湖水裡撒鹽。
如果由蠻子佔據進攻態勢,他們可以從各個位置發起突襲,搶一把就跑。
帕拉圖人將面對古牧羅帝國的戰略窘境,邊境各地烽煙四起,常備軍疲於奔命。
軍隊的規模不得不繼續擴大,卻無法賺取足夠的利潤。
沒錯,帕拉圖常備軍現在是能賺錢的工具。
依靠借貸、抵押、債券以及種種令人眼花繚亂的“金融工具”,三十年來帕拉圖對於赫德諸部的每一次戰爭都是盈利買賣。
在軍隊出征的時候,無人區的土地就已經被劃分、買賣,並作為軍費流入陸軍總部和大議事會的庫房。
且不提違約會怎樣的後果——僅僅是想到這一點阿爾帕德都頭疼欲裂。
光是從戰略攻勢變為戰略守勢,帕拉圖常備軍就會從聚寶盆變成無底洞。
在發給大議事會的公開信裡,阿爾帕德明確寫道:“解決遠征軍的撫卹問題,我願脫掉軍服、捆住雙手,承擔這次戰役的全部失敗責任。至於亞諾什將軍的大軍團長職務,我推舉塞克勒准將接任,他是唯一能準備好下次戰役的人。”
阿爾帕德自認為做的沒錯——他本來就是一個不擅長失敗的人。
面對失敗,他的第一反應永遠都是“我沒輸,我要再打回去”。
他的意見也得到了帕拉圖陸軍的支援。
陸軍總部派遣亞當斯將軍前往大議事會,向所有議員闡述阿爾帕德的理由。
但是在大議事會看來,這就是背叛、這就是脅迫、這就是“逼宮”——不過也沒錯,因為阿爾帕德就是要逼宮。
他帶著怨氣,得知浮橋被毀,他第一時間派人求援。
在他看來,如果大議事會能像他曾經要求的那樣,“快速動員、快速反應,不理睬赫德劫掠者,直接派兵救援”,他絕不會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
阿爾帕德已經打定主意:這黑鍋他可以背,要殺要剮隨便處置。但是這一仗還沒完,而他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帕拉圖!
而大議事會反應如何呢?
在諸王堡派議員看來,阿爾帕德·杜堯姆已經形同叛國。
諸王堡派以市民階層為主,他們一向主張限制軍隊權力,效仿維內塔共和國將軍隊的一切權力收歸議會之下。
而在藍血派議員看來,阿爾帕德將軍雖然事情做得有些唐突,但是出發點是好的,意見也是對的。
藍血派追根溯源是主權戰爭的第二階段——帕拉圖公爵領內戰中,追隨老元帥的貴族軍官們融入新共和國的產物。
他們的基本盤是廣袤的鄉村地區、地方議會,以及大量軍功授田“自由人”階級。
所謂“自由人”,即有權參與議員選舉的公民。他們必須是男性,而且擁有足夠多的財產或功勳,一般在地方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正如白獅所觀察到那樣,在高歌猛進的時候,一切內部矛盾都可以被勝利彌合。
可是一旦勢頭受挫,裂痕就會明顯到讓人不得不注意的程度。
兩派議員爭吵不休,一派堅決要求派兵鎮壓,另一派堅決反對派兵鎮壓。
大議事會內數次上演全武行,軍隊背景深厚的藍血派議員揍得諸王堡派議員抱頭鼠竄。
最後,雙方勉為其難達成妥協。
大議事會決定同意阿爾帕德的要求:撫卹遠征軍殘部——雖然還不知道從哪裡找錢;同意委任塞克勒作為大軍團長——只是同意,真正的委任命令由陸軍總部下達。
但是阿爾帕德需要解散軍隊,並前往大議事會述職。
騎馬走過吊橋,阿爾帕德心中感慨萬千。他曾很多次走過這裡,在歡呼和鮮花中凱旋。
那時候的他是英雄,春風得意、笑容滿面、鮮衣怒馬過長街。
而這次他走進諸王堡,再出來的時候就將是罪犯的身份了。
他心甘情願承擔這次戰役失敗的責任——沒錯,不是戰爭,是戰役。
在阿爾帕德看來,這只是一場戰爭中的一部分戰役,他還沒輸,這場戰爭也沒輸,帕拉圖更沒輸。
“亞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