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皇太極再犯邊關(第1/2 頁)
皇太極的雄心壯志如同草原上的烈火,熊熊燃燒,不可遏制。
他深知,要想成就霸業,必須除去大明這個心腹大患。
他緊鑼密鼓地籌備著,兵甲鮮明,戰馬嘶鳴。
他多次派遣精兵強將,越過長城,深入大明腹地,與明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在這關鍵時刻,皇太極決定派多爾袞督戰,多爾袞麾下的鐵騎,如同被山洪釋放的猛獸,勢不可擋。
明軍雖然英勇抵抗,但在皇太極強大的攻勢下,防線逐漸崩潰,傷亡之慘重,令人扼腕。
這連串的傳到京城,朱由檢憂心忡忡。
他站在紫禁城的城樓上,投向遠方烽火連天的景象,心中充滿了焦慮與不安。
他知道,此刻的大明正處於風雨飄搖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國破家亡。
“朕該如何是好?”
朱由檢喃喃自語,彷彿要將所有的憂慮都鎖進那深邃的眉宇間。
恰在此時,一陣輕柔的腳步聲從中靠近。
張嫣緩步踏入,她看著朱由檢焦慮的神情,心中也充滿了擔憂。
“陛下,您這是怎麼了?”
見來人是皇嫂,朱由檢的語氣稍有好轉。
他輕嘆一聲,如實說道:“後金皇太極進犯邊關,來勢兇猛,朕思來想去,實在不知該派誰為好。”
“陛下,臣妾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張嫣輕聲說道。
“皇嫂但說無妨。”
儘管後宮歷來不涉朝政,可張嫣畢竟是他的皇嫂,他始終對張嫣保持著敬意。
“陛下,臣妾以為,此刻正是用人之際,袁崇煥和唐劍秋可擔此大任,除了他們,沒有誰是更好的人選,
至於袁崇煥,你皇兄也曾重用過,他在寧遠一役中大放異彩,戰功赫赫,為我大明立下不朽功勳!
再者,前次金兵壓境,正是他與唐劍秋力挽狂瀾,一同擊退金兵,使得努爾哈赤身受重創,不得不退,此等佳績,豈容輕易忽視?”
袁崇煥為人守為正著、戰為奇著、款為旁著,將野戰作為出奇制勝的手段,並用議和(議款)來迷惑後金,進而伺機反攻後金,收復遼東,更是讓無數金兵聞風喪膽的存在。
朱由檢聞此良言,心中大喜,“皇嫂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他們二人有勇有謀,震懾敵膽,來人,速速宣唐劍秋、袁崇煥覲見!”
“奴婢遵旨~”
當唐劍秋和袁崇煥步入大殿時,朱由檢看著他們二人,眼中充滿期許。
“臣!唐劍秋(袁崇煥),叩見陛下!”
唐劍秋和袁崇煥同時向朱由檢行禮。
“起來吧,唐卿,袁卿,自後金努爾哈赤逝去之後,皇太極繼位,其野心不死,仍與我大明為敵,而今疆土淪陷,邊民塗炭,朕心甚痛,於是決定委你們二人重任。”
唐劍秋與袁崇煥聞聽聖諭,膝下一軟,跪倒在地,齊聲說道:“臣等願為陛下效犬馬之勞!”
朱由檢看著這兩位忠臣堅毅的面龐,心中充滿了欣慰,不禁慨然言道:“好!朕意已決,特遣爾等二人奔赴疆場,以御外侮!
袁崇煥,朕特此封你為兵部尚書兼右都御史,總領薊遼軍務,兼督萊陽天津事務,唐劍秋,朕則授你從一品大將軍之職,此番你們二人務必擊退後金,保我大明國土!”
“臣等領旨謝恩!”
二人齊聲應諾,眼中滿是堅定和與敵人不死不休的決心。
袁崇煥略一遲疑,眼中閃過一抹深思,彷彿在衡量言語的分寸,“陛下委以重任,微臣感激涕零,
此行邊關,遙隔千里,人心難測,眾口難調,微臣斗膽,懇請陛下勿為讒言所惑,對微臣深信不疑!”
對於袁崇煥提出來的這一要求,朱由檢也沒有羞惱,應允得頗為爽快。
“準了,朕既用之,自是信之,所謂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此乃為君之道,你們且放心去吧。”
袁崇煥感激不已,連忙俯身跪拜謝:“謝陛下隆恩!”
朱由檢見狀欣慰的點了點頭,“那兩位愛卿對於眼前局勢,可有高見或良策欲陳?”
唐劍秋略微斟酌了片刻,啟唇道:“陛下,微臣以為,當務之急,乃是洞悉敵軍之動向,明晰其虛實,唯有如此,方能確保我大明江山固若金湯,無懈可擊。”
袁崇煥亦上前一步,抱拳道:“陛下,微臣附議唐大人之見,此外,微臣斗膽提議,應加強邊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