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數十封彈劾書(第1/2 頁)
朝堂之上,楊維垣慷慨陳詞,聲音鏗鏘有力,彷彿要將崔成秀從心底的每一個角落都撕扯出來。
朱由檢端坐在龍椅上,目光深邃,似乎正在思考著什麼。
他緩緩接過遞上的奏疏,仔細審閱,眉頭緊鎖,彷彿那紙上承載的並非文字,而是沉甸甸的民生疾苦。
“崔成秀,於楊御史的指控,你可有何辯解之詞?”朱由檢沉聲問道。
崔成秀聞言,心中雖波濤洶湧,面上卻強作鎮定。
他挺直了脊樑,試圖駁斥那無端之辭。
“楊御史,你這是何意?我崔成秀自入仕以來,一心為國,鞠躬盡瘁,何曾有過半點你所列舉的罪行?此皆是無稽之談,望陛下明察!”
他的一番解釋卻又顯得如此無力,彷彿連他自己都無法說服。
然而,楊維垣並沒有給他任何反駁的機會。
他言辭如鋒,繼續痛斥道:“你暗中勾結,意圖不軌,企圖撼動朝綱之基!你可知道,你的所作所為,皆是對皇權的公然挑釁!”
朝堂之上,滿座群臣或驚愕失色,或暗自掂量,或則暗自竊喜,神色各異。
“呵,楊御史,此等無端構陷,不過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崔成秀終於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站起身來,指著楊維垣大聲斥責。
楊維垣冷哼一聲,將手中的奏疏高高舉起,大聲說道:“陛下,這是微臣費盡心力蒐集到的,崔成秀諸多罪狀之實證,懇請陛下御覽!”
朱由檢接過奏疏,目光逐一掃過字裡行間。
他的面容時而因憤怒而扭曲,時而又緊鎖眉頭,彷彿在心中權衡著什麼。
良久,他緩緩放下了手中的奏疏,緩緩道:“崔成秀,你可知罪?”
崔成秀身形一顫,勉強支撐著站起身來,聲音微弱:“陛下,微臣……微臣實在是……”
言辭閃爍,支吾其詞,半晌未能吐露半句完整的話來。
“哼,事到如今,崔大人還有何辯解?”
楊維垣冷笑一聲,言辭間透著不容置疑的銳利,“崔成秀,你所犯之罪早已罄竹難書,如今還想狡辯嗎?”
崔成秀的臉色瞬間又黯淡了幾分,他深知自己大勢已去,更無法挽回敗局。
他看了一眼楊維垣,又看了一眼朱由檢,最終無奈地低下了頭。
“陛下,微臣自知罪孽深重,無顏再面對朝堂,願辭官回鄉,從此不再踏入朝堂半步。”
崔成秀聲音低沉,滿是絕望與無奈。
朱由檢聞言,微微頷首:“好,既然你有此覺悟,朕便成全你,即刻起,剝奪崔成秀一切官職,貶為庶民,永不錄用!”
崔成秀如蒙大赦,連忙磕頭謝恩:“謝陛下天恩浩蕩,寬宏大量!”
朝堂之內,眾臣交頭接耳,私語如織,崔成秀的身影在這紛擾中顯得格外單薄。
崔成秀連聲道謝後,幾乎是逃也似地退出了朝堂。
訊息傳出,朝堂內外一片譁然,有人為崔成秀的落馬拍手稱快,視此為朝堂盪滌奸邪的一大壯舉;
也有人為崔成秀的遭遇感到惋惜,認為他雖有過錯,但也不至於落得如此下場。
“如今崔大人革職,那魏忠賢想必也該到頭了吧?”一膽子大的臣子不禁壓低聲音,唯恐被外人聽了去。
“魏忠賢本就不是什麼好鳥,淨會構陷忠良!”那大臣說著,眼裡閃過一絲厭惡。
旁人見狀,急忙以手勢輕掩嘴唇,做了個噤聲的模樣,示意小點聲。
“噓!小心隔牆有耳,切莫讓魏忠賢的人聽了去!”
那大臣卻不為所動,反而坦蕩十足,正氣凜然:“那又如何?魏忠賢作惡多端,遲早要遭天譴!要我看啊,這好戲還在後頭呢!哈哈哈!”
這一幕落在唐劍秋眼中,他不經心中暗自思量:“魏忠賢,你的死期不遠了!”
此事很快就傳到了魏忠賢耳中,魏忠賢大驚失色,滿臉不可置信地瞪著田爾耕。
“你說什麼?皇上竟將我那忠心耿耿的孩兒崔呈秀的官職革去,還恩准他回鄉頤養天年?怎會有這種事?”
魏忠賢的眼裡閃著費解之色,崔呈秀一向對朝廷忠心耿耿,陛下又做出如此決斷?
莫非……
一旁的田爾耕似乎意識到了什麼,趕忙抱拳回話,“九千歲,此事只怕大為不妙!莫非咱們不慎中了皇上的套?
崔大人一旦離京,那兵權豈不是要落入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