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猴子與綿羊(第1/2 頁)
在1981年,牛碩從學校畢業,懷揣著對未來的憧憬和希望,被分配到縣裡負責管理教育工作。與此同時,另一位被分配到縣裡的同事是劉媚兒。
縣裡的教育局,被人們戲稱為一個清水衙門,雖然人員眾多,但大多數是無所事事的閒人。在那個特殊的歷史時期,許多人都是透過各種關係被塞進來的,他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有的甚至只有小學文化水平,還有幾個是偽初中文化程度。
在這樣一個環境中,只有局長和兩位副局長是正規中專畢業,而且他們的專業並非師範類。他們雖然擁有一定的教育背景,但在實際工作中,面對那些文化水平參差不齊的同事,也常常感到力不從心。
牛碩和劉媚兒的到來,無疑給這個沉悶的教育局帶來了一絲新鮮的空氣。
這時期,國家開始重點搞經濟建設,建設需要人才,人才來源於教育,於是國家開始將教育事業放在了至關重要的位置。民辦教師的轉正問題也逐漸提上了日程。隨著這一轉變,對教師的考核制度也相應地需要建立和完善。
這無疑是一個挑戰,因為考核不僅需要公平、公正,而且還要科學合理。顯然,讓局長親自去負責這項工作是不現實的,因為局長的工作繁重,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其他工作人員在面對這項任務時,也顯得力不從心。
他們嘗試製作試卷,但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試卷中充滿了錯誤和疏漏,這使得他們不敢輕易使用這些試卷進行考核。他們擔心,一旦使用了這些質量低下的試卷,可能會在考核過程中出現各種問題,甚至鬧出一些令人尷尬的笑話。
因此,局長在深思熟慮之後,決定將這個棘手的任務交給了牛碩來負責。
劉媚兒則肩負起了行政管理的重任,儘管這個職位被稱作行政管理,但她的主要職責,實際上集中在了考勤和工作量化管理這兩個方面。
這項任務原本並不適合一個職場新人來承擔,因為儘管考勤看似是一項簡單的工作,實際上卻充滿了挑戰。
教育局的工作人員由於長期的懶散習慣,遲到早退已經成了一種常態。他們通常九點上班,但往往要到十點左右才陸續到達辦公室,之後便開始享受悠閒的時光,喝茶聊天,甚至有人會去附近的菜市場採購食材。
到了下班的時候,他們才重新回到辦公室簽退。大多數情況下,他們並不會親自來簽退,而是相互之間達成默契,輪流代簽。如果有人不慎忘記了簽退,他們通常會找局長打個招呼,而局長了解這些人的背景,不僅不會責備他們,反而會帶著微笑說:“還打什麼招呼,順路說一下就行了,不麻煩。”
讓劉媚兒來負責這項工作,並不是因為她能力強,而是因為她的背景厲害。在一個小縣城裡,每個人的關係網都清清楚楚,大家都知道誰是誰。劉媚兒剛來工作,非常認真,局長又特別強調考勤的重要性,劉媚兒就當真了。
早晨劉媚兒坐在那裡,盯著大家簽到,時間一到就把簽到表收起來。下班時又認真地坐在那裡,看著每個人簽退,大家想代簽是不可能的。
起初,一些人對劉媚兒的行為感到非常不滿,甚至有些惱怒。然而,沒過一天,這些就悄悄地收起了自己的不滿,因為,不知誰把劉媚兒的背景洩露了出來。如果誰試圖找她的麻煩,就發現可能有大麻煩等著自己。
因為劉媚兒,漸漸地,那些遲到早退的現象也隨之消失了。到了年底,劉媚兒因其出色的表現和貢獻,被大家一致評選為先進個人。
如果將劉媚兒所面對的挑戰物件,比作是一群活潑好動、上躥下跳的猴子,那麼牛碩所要處理的則是一群溫順、無助的綿羊。
在牛碩到來之前,教育局已經啟動了民辦教師轉正的程序,這個過程已經持續了將近一年的時間。當牛碩向局長請求提供全縣民辦教師的名單時,局長不僅沒有提供這份名單,甚至對於縣內究竟有多少民辦教師這一基本情況都一無所知。面對牛碩的請求,局長只是帶著一副輕鬆的笑容回應道:“萬事開頭難,名單是沒有的,你自己想辦法去搜集和整理吧!”
牛碩最初計劃親自走訪每一個學校進行調研,但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他意識到這樣的方式效率並不高,可能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因此,他靈機一動,決定採取一種更為高效的方法。牛碩開始透過電話聯絡各個公社,與他們溝通自己的調研需求,這樣他就可以直接獲得整理好的資料。
除此之外,牛碩還特別強調,希望公社能夠提供每位老師的詳細工作經歷,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