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頁(第1/1 頁)
說完這話,趙旭又說道:&ldo;匈奴來勢洶洶,怕是所圖非小,他們做了這麼多年的準備,並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擊退的,永寧候府雖然遠離軍部多年,到底是以武發家,或許會受到些許波及。&rdo;孔尚瑾點了點頭,她其實也知道,趙旭喝悶酒的理由,大概只有幾分是擔心太女,更有幾分是因為,太女好歹還有領軍出發奪取戰功的機會,但趙旭同樣是皇女,如今只能躲在暗處做些動作,不受皇帝喜歡的皇女,註定得遠離朝政。趙旭的話孔尚瑾也記在了心上,回家便提醒了永寧候一聲,永寧候皺了皺眉頭,倒是沒有多說什麼。遠在邊疆的戰爭對京城似乎並沒有帶來太大的影響,該歌舞昇平也是照舊,孔尚瑾平日裡的工作也沒有絲毫的變化,唯一不同的大概是,馮氏考慮的深遠,暫時停止給他相看親事了。 大喪太女御駕親征也是大明朝的一件大事兒,就像皇帝預料的那般,太女雖然不是什麼軍事人才,但好在是個能聽得進人話的,外加身邊還有幾個謀士在,一路上倒是安安穩穩,幾個將軍背後的勢力複雜,但有皇帝的親信就在那邊盯著,也不敢有大動作,所以雖然小問題不斷,但倒是沒有出現大的麻煩。沒多久,隨著大軍的到達,捷報頻傳,朝堂上一直壓抑著的氣氛總算是放鬆了些許,一時之間對著太女歌功頌德的人倒是不少。太女畢竟是這個國家名正言順的繼承人,在她沒有大錯的情況下,這樣的身份就足以讓許多人跟隨,這些年平庸的太女能坐穩這個位置,嫡長女的身份可是幫了她不少。就在大家以為,這次太女就算是沒有太大的戰功,也能混一個好名聲回來的時候,前方忽然傳來一個噩耗,威武大將軍病重!威武大將軍是皇帝一手提拔起來的親信,這次匈奴首站受挫,就是因為這位將軍反應及時,才沒讓失態加速惡化,這位大將軍雖然年紀不算年輕,但絕對說不上老邁,一直都是健壯的,怎麼可能忽然病重。孔尚瑾聽見訊息的時候變覺得不對勁,山雨欲來的壓抑感讓她透不過氣來。隨後趙旭卻傳來訊息,讓她通知永寧候最好是閉緊門戶,這段時間千萬別招惹什麼是非。原來那威武大將軍確實不是正常的病重,忽然病倒卻是因為被人下毒。身為一軍統帥,威武大將軍身邊吃的用的,原本不該讓人鑽了空子,但太女帶著大軍前去之後,邊疆的勢力便混亂起來,尤其是鎮北大將軍底蘊雄厚,並不是突然崛起的威武大將軍可比的,秦寶山固然可以讓自己的手下聽話,卻管不住太女帶來的人。這次混入的細作在邊疆潛伏多年,這一次趁機作亂,不僅秦寶山,連帶著好幾個將軍都中標,不過秦寶山最為倒黴,她的胃口向來又好又大,吃下去的□□也最多,雖然救治的及時,沒直接送了命,但再想要上戰場也是不太可能,如今癱在床上,將來能不能恢復還是兩說。接到訊息的時候,皇帝的憤怒可想而知,但事已至此,她就是再憤怒秦寶山也從床上爬不起來,皇帝一邊派了太醫過去,一邊下力氣安撫邊疆的兵將,要知道秦寶山統帥多年,她出事之後很容易影響到軍心。皇帝猶豫再三,知道太女的性格缺陷,還是不敢直接將秦寶山手底下的兵權直接交給她,畢竟那是四十萬的大軍。但除了太女之外的人,不是資格不夠就是皇帝不放心,思來想去,皇帝只覺得腦仁疼。沒等皇帝想出辦法妥善處理那群士兵,前方卻再一次傳來噩耗,聽見訊息的人幾乎以為自己的耳朵出了錯。太女陣亡了!誰都知道,說是御駕親征,但不管是皇帝還是太女,去了都是當一個吉祥物,主要起到激勵軍心的作用,別說太女是個文人,就是武將,也不可能以身犯險,貿貿然衝到前鋒。太女身邊一群護衛,肯定會誓死保衛太女的安慰,這樣的情況下,皇帝才會同意太女出征,而現在,卻傳來訊息說太女陣亡了。收到訊息的時候,皇帝直接一口鮮血噴出暈了過去,嚇得滿朝文武心驚肉跳,如今邊疆不穩,太女陣亡,若是皇帝再出點什麼事情,那大明朝的氣數怕也到頭了。幸好皇帝昏迷了一天一夜,終於還是醒了過來,只是眼看著老了十歲不止,原本中氣十足的人,如今連說話都有氣無力了。太女陣亡這樣的大事兒,沒有人敢擅自做主,皇帝醒來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召集文武百官。強撐著身體起來,皇帝看著一個個面帶急色,似乎一臉傷心的女兒,心中只覺得諷刺,太女陣亡,要說沒有這群女兒的手段,她是不能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