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頁(第1/1 頁)
站在一旁的永寧候心中咯噔一聲,雖然她的爵位高,但其實誰都知道,永寧候府如今只擔著虛職,不受皇帝寵信,並沒有多少地位。想到女兒昨日說起的話,永寧候低著頭出列:&ldo;微臣在。&rdo;皇帝看了她一眼,這才發現永寧候年事已高,比鎮北大將軍還要更大,如今雖然不至於白髮蒼蒼,但已顯露出幾分老邁。皇帝心中閃過一絲不忍,最後卻只是按捺下去,她女兒都死在了前線,這些人食君之祿,自然也得為君分憂。&ldo;朕封你為特使,協助十二皇女出征示意,賜你尚方寶劍,可先斬後奏。&rdo;皇帝淡淡的一句話,成功的掀起許多波瀾,尚方寶劍可不是等閒物品,這東西固然代表著極大的皇權象徵,但同時也是一個燙手山芋。下頭的大臣頓時明白過來,皇帝這是要讓永寧候給鎮北大將軍上一道緊箍咒。一時間在場的人覺得莫名其妙,仔細想想又覺得理所當然。永寧候高居侯爺的位置,又是當年的戰神孔金牛的後人,當年那位力大無比,所向披靡的永寧侯爺的傳說,如今還有不少百姓士兵耳熟能詳著呢。永寧候在朝廷上並無多少力量,但這樣的人到了軍中,說不定還真的能發揮出乎預料的作用。皇帝也是實在無人可用,才想到了這位戰神孔金牛的後人。趙旭心中咯噔一下,不免有些擔心這位老侯爺,永寧候雖然是孔金牛的傳人,但其實並未上過戰場。這樣的狀況下,永寧候是不可能拒絕的,只能硬著頭皮答應下來,心中不免感嘆小女兒料事如神,在聽見太女陣亡訊息的時候,她便心知不妙,果然這次沒能逃過。罷了罷了,她這般大的年紀,若是戰死沙場,好歹為了子孫後代攢了一些名聲。皇帝見她答應下來,滿意的點了點頭,忽然,卻見旁邊一人赫然出列,稽首說道:&ldo;微臣孔尚瑾參見聖上,還請聖上能夠恩准微臣隨母親一同出征。&rdo;原本這樣的場合,孔尚瑾是不該在場的,但這從翰林院賈大人病重,便推了一向聽話懂眼色的孔尚瑾代替自己過來再旁記載。孔尚瑾忽然出列,差點沒讓永寧候和趙旭跳起來,暗罵這傢伙簡直找死,這時候添什麼亂。永寧候連忙跪下說道:&ldo;這孩子年輕不懂事,還請皇上恕罪。&rdo;皇帝臉色莫名,卻看著孔尚瑾問道:&ldo;出征可不是小事兒,朕為何要答應你。&rdo;孔尚瑾不說其他,卻抬頭說道:&ldo;微臣自小力大無窮,願為大明效力。&rdo;&ldo;哦!&rdo;皇帝眼神微微一動,示意身邊的內侍將一個鐵製的香爐送到孔尚瑾身邊。孔尚瑾也不猶豫,直接就給捏吧捏吧成了鐵團,周圍的人看的一驚,雖然都知道 賜婚馮氏接到訊息的時候,差點沒有直接暈過去,好不容易回過神來,一把抓住大女婿呂氏的手,連聲問道:&ldo;這,這訊息可是真的?&rdo;呂氏臉色也並不好看,但還是點了點頭,心中一時之間也沒了主意。馮氏深深吸了口氣,想要說些什麼,沒等開口眼淚便落了下來。當年榮國公同意將寵愛的幼子嫁給永寧候,很大一個原因就是永寧候早就已經放出了兵權,真要是有危險的戰事,估計也輪不到永寧候上戰場。事實上榮國公的猜想也是真的,當今上位之初,邊疆也不是一直安穩的,但永寧候因為地位特殊,即使最危急的時候,也不過是領一個守衛京城的虛職罷了。不得不說,皇帝還是有些忌憚第一任永寧侯爺在軍中的威信。誰知道臨了臨了,如今永寧候都已經到了花甲耳順之年,皇帝陛下一聲令下,她就不得不披甲掛帥,出征邊疆。如今戰事對明朝大大不利,永寧候又不是那種身經百戰的老帥,其中危險可想而知。馮氏原本也是能擔著事情的人,但這次的訊息實在是出乎預料。呂氏等幾位女婿都戰戰兢兢的陪在一旁,就是最不著調的馬氏也不敢大聲喘氣。上戰場可不是好玩的事兒,要是永寧候一切順利自然都好,若是一個不慎,甚至可能給全家帶來滅頂之災。眼看威武大將軍和太女前後出事,就知道邊疆那邊有多麼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