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頁(第1/1 頁)
走得勤了,孔尚瑾也認識了秦家其餘的幾位少爺,韋氏雖然不喜歡他們出現在未來兒媳面前,但總歸不能一直拘著他們,事實上,在秦寶山去世,秦玉邦襲爵之後,韋氏對這幾個兒子倒是更加寬容了一些,畢竟他也希望這幾個兒子都能嫁得好一些,將來也好扶助家裡頭。秦家庶出的少爺都是單名,可見當初秦寶山對這些兒子的態度,其中年紀較大的二少爺秦採、三少爺秦盈都比秦玉雙小五歲,如今也有金釵之年,為人處世已經帶著點大男孩的儀態。四少爺秦榕,五少爺秦萍倒是還一團孩子氣。孔尚瑾對於一眾夫弟都是一視同仁,逢年過節的時候該有的禮節一樣不少,其他的就沒有了。倒不是她小氣這點東西,而是男女有別,估計韋氏也不會希望自己對著一眾弟弟沒獻殷勤的。對秦玉邦熱情,是她照顧小姑子,但要是對這些弟弟們熱情,不知道的還以為她吃著碗裡瞧著鍋裡,她可不希望這樣的誤會讓秦玉雙傷心難過。事實上孔尚瑾猜的也沒錯,秦玉雙對她倒是信任,並不覺得未來的妻主會看中這些弟弟,但韋氏讓這些庶子頻頻出現,其實是帶著幾分試探的意思。不得不說,秦家的少爺,除了秦玉雙之外長得都十分不錯,通俗點就是都像爹,尤其是秦盈是其中之最,柔柔弱弱的模樣,正是如今女人們最喜歡的。這頭孔尚瑾的表現讓老丈人十分滿意,那邊老皇帝終於熬不住,在新的一年還未到來的時候去了,這大半年的功夫,老皇帝可謂是鞠躬盡瘁,想要將自己所會的一切教給女兒,只是她的身體,能夠好好休養著,倒是能多活一段時間,這般勞心勞力,即使有一群太醫守在身邊,最終居然也沒能活過一年。老皇帝死的時候,孔尚瑾還是以正四品指揮僉事的職位參加大喪,不過一個月的時間,在新帝登基禮後,她便是以正三品戶部左侍郎的職位參加朝會。短短三年時間,從正七品的翰林院編修,但手掌大權的戶部左侍郎,孔尚瑾的官職簡直可以用飛一般的跳躍來形容。對於孔尚瑾年紀輕輕就擔當重任,不是沒有反對的大臣,不過一來她能文能武,從邊疆回來的時候還建立了赫赫戰功,老皇帝甚至一度想要封她伯爵爵位,那可是超品的爵位。這樣一對比,似乎戶部左侍郎的位置也不是那麼難以接受。再有一個,朝堂大臣們如今都知道,孔尚瑾那就是新帝實打實的心腹之人,只要不是打算現在就跟皇帝撕破臉皮的,自然就得退讓一步。趙旭在朝堂之上根基是少,但問題是,這一年的時間,老皇帝強撐著身體給她鋪路,效果顯然斐然。戶部是掌管戶籍財政的機關部門,也是六部之中油水最厚的部門,全國上下的疆土、土地、賦稅、戶籍、軍需、俸祿以及一切的財政事宜,都是在戶部的管轄範圍之內,戶部侍郎的日常工作包括移民墾荒,招撫安置流民,以魚鱗圖冊、黃冊為根據,抑制豪民兼併;以限田裁異端之民;以樹藝課農官;以草地養馬放牧;以電種召佃盡地利……簡單來說,戶部侍郎那簡直就是個管家婆,啥事兒都要她來管一管。孔尚瑾一從悠閒度日中被提□□,就投入了為國鞠躬盡瘁的節奏之中,別說去秦家了,快要連回永寧候府的時間都沒有了。戶部當然不是那麼歡迎這個新來者,若不是老皇帝后期狠狠的收拾了一番包括六部在內的朝堂,讓朝堂為之一肅,恐怕還不是這麼溫和的為難。戶部尚書沈啟山五十出頭,是個老奸巨猾的性子,原本是三皇女手底下的人,但在奪嫡之中居然能毫髮無損的留下來,可見不是個善茬。戶部是這位沈大人的地盤,新帝一上來就直接將孔尚瑾塞了進來,明面上這位沈啟山不敢有任何異議,但暗地裡的小動作卻不會少了。在沈啟山看來,新帝這一招卻是昏招,是,孔尚瑾確實是她的親信,還是當年的文狀元,據說在武將之上也頗有天分。但這些沈啟山並不看在眼中,戶部這樣的地方,經年的老官員初進來的時候,還要頭暈眼花一番呢,更別說孔尚瑾如今尚未弱冠,在沈啟山的眼中,那就是個黃口小兒,就算文采武德再出眾又能如何!等著看吧,這位文采翩翩的狀元郎,在翰林院能夠如魚得水,到了戶部,那就成了離了水的錦鯉,只能任她糊弄宰割。沈啟山不想給新帝難看,但若是她自己派出的人實力不濟,難道還怪的了別人,沈大人老神在在的擺出一副旁觀者清的姿態,卻很快的發現,一切卻出乎了她的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