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頁(第1/1 頁)
這事兒若是放到旁人身上,怕只會高興的不成,但孔尚瑾只覺得自己踩在火爐子上,她如今年歲太小,若是現在就拿了這個永安伯的位置,不說其他,將來還入朝不入朝了,要是入朝,那還做不做事兒了,若是做事,那還建功不建功了,若是建功,將來的皇帝還封賞不封賞了。臣子最危險的事情是什麼,不是你囂張跋扈,不是你庸碌無能,是封無可封,一旦到了那樣的地位,那就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孔尚瑾不是不信任未來的皇帝,如今的太女趙旭,但信任這東西,是得靠著雙方經營的東西。孔尚瑾腦中轉過萬千心思,微微抬頭看了一眼永寧候,只見她低著頭臉上也有幾分複雜,既有為自己高興的雀躍,又有為將來擔心的憂慮。在孔尚瑾沉默的時候,那內監已經將聖旨唸完,厚重的賞賜讓一群將士們興奮的紅光滿面,謝恩的聲音差點沒有掀掉了宮殿的屋頂。等謝恩的聲音落下,孔尚瑾才上前一步,跪地說道:&ldo;啟稟陛下,微臣惶恐,年幼不堪當此恩賜,秦將軍雖因疏忽造成無法挽回的大錯,但將軍臨終之時尤惦記忠君報國,若不是將軍死前佈置,微臣也無法奪得先機,此功勞實屬秦將軍才是。&rdo;這話一出,皇帝的臉色微微一變,秦寶山的忠心她自然是知道的,但秦寶山保護不力,不但送掉了自己的性命,還沒有保護好太女,皇帝難免有些遷怒,在封賞的時候,這兩位大將軍雖然也沒有漏下,卻沒有實質性的東西。只是這會兒孔尚瑾往這邊一跪,直接將自己的功勞全部推到了秦寶山身上,她若是再視而不見的話,未免顯得不近人情。皇帝冷眼看著孔尚瑾,暗道這麼年輕的孩子,難道真的不重功利,反倒是滿腔忠義不成,沒看見秦寶山那麼多的部下,卻也沒有願意為了她犧牲自己爵位的。皇帝這才恍然想起,孔尚瑾出征之前,自己還亂點鴛鴦譜,給她與那秦家的嫡長子賜了婚,說實話,如今皇帝想起來,也覺得自己過分了一些,且不說這次的功勞,就是作為永寧候的嫡幼女,孔尚瑾不愁娶不到一位勳貴貴子。秦寶山活著的時候,威武大將軍府自然炙手可熱,但如今她死了,那將軍府還有什麼,一個未成年的小姑娘?再說了,秦寶山的那位嫡長子長得肖似母親,當年秦寶山還在的時候,還曾經在她面前提起過,話裡話外無非是打著讓自己賜婚,讓兒子好嫁出去的意思。這般一想,皇帝又覺得自己似乎有些虧待了這位功臣,方才被忤逆的怒氣也消散了大半,只是淡淡說道:&ldo;你的意思是,寧願不要永安伯的稱號,也想讓朕賞賜秦家。&rdo;皇帝的聲音喜怒不辨,孔尚瑾只能硬著頭皮說道:&ldo;皇上仁慈,已對秦將軍予以厚賞,不過微臣深受秦將軍蔭庇,此時生受厚賜,心中不安罷了。&rdo;這話不著痕跡的奉承了一把,皇帝的心情果然更好了一些,又覺得孔尚瑾小小年紀,能夠記得岳母的好,也算是性情中人。這般想著,皇帝倒是覺得秦將軍府的嫡長子未來身份太低了一些,畢竟將軍的名頭罷去,就成了一般的人家。金銀財寶這樣的賞賜,還不知道秦家能不能留得住。皇帝眼神一動,忽然笑著說道:&ldo;既然你有孝心,這永安伯的爵位,便賜給秦家女郎吧。&rdo;一句話讓下頭的臣子面面相覷,一些人暗暗嘲諷,覺得這個孔尚瑾是吃力不討好,想要給皇帝一個孝順的印象,誰知道白白丟了一個爵位,那可是爵位,多少人一輩子都求不來的東西。也有人覺得秦寶山也是運氣,雖然死得窩囊,有這麼一個孝順媳婦在,也不愁秦家敗落下去。孔尚瑾磕頭謝恩,臉上並沒有半點意外和難過,皇帝倒是又高看了一眼,等群臣褪去,看著太女欲言又止的模樣,倒是笑著問道:&ldo;你這是想替孔尚瑾求情?&rdo;自家太女與孔尚瑾是從小師姐妹的關係,這一點皇帝自然是知道的。太女拱手說道:&ldo;孔四畢竟年輕,說話做事隨心所欲,不知道輕重,還請陛下不要放到心上。&rdo;皇帝卻淡淡笑道:&ldo;朕並未生氣,只是覺得這位孔家娘子倒是聰明人,這樣也好,聰明人知道進退,將來你的身邊,該有這樣一位能臣。&rdo; 爵位走出宮城,孔尚瑾無視了周圍人或是善意或是幸災樂禍的眼神,直接上了永寧候的馬車,等沒有了旁人的視線,她整個人才鬆懈了一些,抬頭看向自家老孃:&ldo;娘,你覺得女兒做錯了嗎?&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