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第1/1 頁)
小馮氏這話確實讓楊怡晴認清楚自己的身份,說到底他不過是個七品芝麻官的嫡長子罷了,雖然跟榮國公和永寧侯府都有親,但真要說起來,其實這層關係並不算太近。榮國公那邊,他們的孃親原本就是如今國公爺的庶妹,關係只是一般,更別說他們孃親早逝,這層關係早就淡了。而永寧侯這頭,自己與他早逝的父親倒是親兄弟,但要知道,他不過是個二房太太,將來永寧侯襲爵壓根沒有二房什麼事情。聖上就算不想要為難勳貴世家,也不可能隨隨便便挑一個芝麻綠豆官的兒子。小馮氏心中嘆息,平時看楊怡晴好歹是個聰明的,誰知道這會兒連這種大事兒都看不穿。聽了這話,楊怡晴的臉色更是慘白一片,整個人都搖搖欲墜起來。他小時候嫌少出門應酬,每日每夜的聽著自家父親說著祖輩顯赫的家世,等到了侯府,因為馮氏和小馮氏的關係,上上下下都讓著他一些。又因為侯府的少爺多是庶子,倒是讓他多了幾分隱隱自傲。原來,自己不過是不入流的小家子弟嗎。李老爹看著楊怡晴杳然欲墜的模樣,心疼的開口說道:&ldo;二太太,這……我們少爺好歹也是官家子弟啊。&rdo;小馮氏卻冷冷的看了一眼李老爹,他真不知道自家那個傻弟弟是為了什麼,當眼才瞎了眼選中了楊家那位:&ldo;官家子弟,一個註定留在地方,永遠不可能升遷的小官,值得你們這麼擔心,還以為會入了皇上的眼。&rdo;小馮氏索性將話攤開來說道:&ldo;不是舅舅看不起你,做人,首先就要知道認清身份,當年你為何進京,想必你也還未忘記吧。&rdo;楊怡晴低下頭不語,當初他自然是在親孃後爹的手底下活的太辛苦,才貿貿然進京投靠的,事實上,這些年的好日子也證明,他這一步沒有走錯。看他這副模樣,小馮氏又嘆了口氣,見他出落的也算是亭亭玉立,一晃眼的功夫,當年那個孩子也已經長大了。是啊,已經長大了,也怪不得他要開始擔心自己的終身大事兒。只希望他可千萬別學了弟弟,最後落得一個悽慘的下場。小馮氏伸手將楊怡晴拉到身邊,輕輕的撫摸著他的長髮,淡淡說道:&ldo;你那老孃是個靠不住的,不過你放心,舅舅絕不會讓你隨便嫁了。高門不是那麼好進的,以後舅舅會幫你找一個清白人家,風風光光的嫁過去當個正頭夫君,留在京城,那人家不看僧面看佛面,也絕不會為難了你。&rdo;不是小馮氏不願意使勁,而是楊怡晴這樣的身份,嫁給尋常富裕人家才是最好的選擇,否則硬是要高嫁的話,好人家的女兒哪裡能看得上他,若是選一個外頭錦繡的,進門之後還不得吃苦,永寧侯榮國公自家都有那麼多兒子女兒,恐怕都不會為了這個外八路的親戚撐腰。小馮氏真真一番苦心,楊怡晴似乎也聽了進去,臉色好看了許多,等從正房出來的時候,已經恢復了尋常的神態,只是後頭的李老爹眉頭緊鎖,看了一眼自己少爺,低聲說道:&ldo;少爺,您,真的打算如舅太太所言那般?&rdo;楊怡晴微微一頓,嘆了口氣說道:&ldo;舅舅也是為了我好,他說的對,我這般的身份,哪裡能夠入得了貴人的眼。&rdo;李老爹聽著心急,又想到楊怡晴的親孃後爹肯定是靠不住的,讓他們做主的話還不如聽舅太太的,索性就閉了嘴了。這邊小馮氏送走了楊怡晴,便有些疲倦的靠在榻上,臉色變幻莫名,菊香上前一步給他捶肩,一邊低聲說道:&ldo;太太何必這般憂心,奴才瞧著,楊少爺並不是蠢笨之人,早晚也會明白太太的苦心。&rdo;小馮氏卻嘆了口氣,冷淡的說道:&ldo;怕只怕聰明人笨心思,若是個榆木腦袋,倒是好了。&rdo;小馮氏最為擔心的就是,楊怡晴學了他親爹的樣子,到時候為了所謂的幸福鬧出不好看的事情來,真要是這樣的話,馮氏肯定不能輕饒了他。小馮氏這般的操心,倒不全為了楊怡晴,而是孔青琮的婚事也該準備起來了,珏姐兒的夫君賢良淑德,沒有一處不好的,他心中也看著眼饞,只是一直以來的相看,不是他看不上人家,就是人家看不上他。如今還未分家還好,真要分家的話,雖然是嫡女,但其實二房帶不走太多的東西,二娘子又是個不爭氣的,故而許多人家都看不上他們。明明琮兒是個好的,偏偏受了她孃的拖累,每每這種時候,二太太都把二娘子恨毒了。而這一次,因為匈奴和親的事情,倒是有人找上門來,門戶倒是顯赫的很,是九皇子的嫡子,九皇子統共就這麼一個兒子,自然是視作掌上明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