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第1/1 頁)
而現在,皇帝親自點名,顧命只好出列,低頭說道:&ldo;學生便是。&rdo;皇帝怎麼可能不知道徐青山的弟子是哪位,不過是作此一問罷了,如今看了顧命臉上還帶著笑容,只是掩不住眼底的冷光,他還沒死就早早站隊的學子,又有何作用。皇帝掃了一眼顧命,卻出人預料的說道:&ldo;果然是有狀元之才。&rdo;幾位主審的考官恨不得將腦袋低下去,要知道這位顧命哪裡是他們選出來的前三甲,事實上這位連前十都沒進,如今皇帝金口玉言說他有狀元之才,即使要改寫名次了!!☆、 目的皇帝會青睞一位,在自己還在位的時候,就瞑目壯膽的站隊的學子嗎,那顯然是不可能的,更別說這位學子還是徐青山的關門弟子,在文人中一向具有才名,本身也出生於詩書之家,很背一些人推崇。只是這時候,老皇帝露出慈祥的笑容,似乎對顧命十分看重,點頭說完顧命有狀元之才後,卻再也不管顧命還躬身站在那兒,反倒是將目光轉向其他的學子。這一批學生,從會試開始他就關注著,每個人的背景都調查的仔仔細細,原本這些事就是他為了太子準備的,只可惜的是,他僅存的幾個兒子都不是省心的。在場這些人中,三皇子二十皇子拉攏的人不在少數,事實上在殿試之前,賀文麒也曾經接到過幾次語意未明的邀約,只是那時候他一來擔心朱成皓的安危,二來覺得自己沒本事摻和這些事情,統統以準備殿試的名頭推脫了,幸好他年紀還小,在學院裡頭也是出了名的&ldo;不解風情&rdo;,估計在某些人的眼中,賀文麒固然有幾分學問,為人處世卻是個天真的。皇帝在這些人身上轉了一圈,忽然將目光落到一個少年的身上,雖然都說少年才子,但真正少年成才的又有幾人,有些人空有才名,在科舉之路卻不是那麼順當。老皇帝當了這麼多年的皇帝,考中進士的學生沒少見,但這般年輕的,確實是難得。賀文麒的外貌也確實是出色,如今低眉順眼的站在那兒,白皙的面板也與旁邊的學子截然不同。一張臉上,微微垂下的眼睛顯得分外的柔和,而一雙劍眉倒是給偏女氣的模樣增添了幾分英氣,讓人不至於以為他是個女子。只一眼老皇帝便想到這個人是誰,賀家,倒也是老底子的家族了,只可惜跟著□□的那些人死去之後,當年開國的那些勳爵,一個個都沒落下來,而這些年來,賀家別說是精才豔豔之輩,就是有本事的也少,沒落的比其他的家族都快也不奇怪。如今忠勇伯的爵位都不在了,只剩下一個子爵的面子撐著罷了。倒是沒想到,時隔多年,武將為主的賀家,倒是出了一個能讀書的人,但可惜的是,賀家都是些魚目混珠的傢伙,這樣的少年才子不好好招攬著,硬生生弄得身份了。而這個孩子也到底是年幼,不知道家族的好處,所以兩廂才會越走越遠。出色的少年,身後沒有任何的背景,唯一的賀家也不足為慮,這樣的人要是能為之所用,倒是有些用處。老皇帝看著倒是覺得滿意起來,更讓他滿意的是,這個賀文麒原本就是第四名,自己就算是看重一些,也不會顯得十分刻意,畢竟,前頭還有一個顧命擺在那兒呢。想到這裡,老皇帝看了看原本的前三,眼中帶上了一絲冷芒,他倒是不知道,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那兩個兒子還能有這麼多的小動作。當年的宣武門之亂,給老皇帝的打擊是赫然的,至少如今他對於幾個成年的兒子,都沒有多少信任,自然對於他們一手提拔上來的三甲也毫無好感。半晌,老皇帝淡淡說道:&ldo;顧命可為狀元,袁輝可為榜眼,至於探花,歷屆都是才貌出色的少年郎,我瞧著賀家少年十分不錯,當得起探花之名。&rdo;老皇帝一句話,直接將前三甲定了下來,但問題是,這三甲的人員跟考官們提上來的名額可是截然不同的。一時間官員們面面相覷,看著一群跪下來謝恩的學子心中百位交加,顧命確實是三皇子的人,但問題是,原本的狀元郎也是三皇子一手提拔上來的,比起顧命這個世家出生,恃才傲物,只能用來吸引文人的皇子,那位才是有真材實料的傢伙,三皇子都已經為他打點好以後,只等這位能進翰林院。而第二名就更別說了,原本該是誠貴妃的親侄子,剛剛過了弱冠之年的永昌王府嫡出幼子程雲翳,這位若是能入仕,將來自然也無可限量。可偏偏皇帝陛下大手一揮,直接將位置甩給了一個年過半百,不知道考了多少年的學子,這個老頭絕對是此界學生裡頭年紀最大的,坐上榜眼的位置還不知道能活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