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頁(第1/1 頁)
運輸糧草的隊伍慢慢走進青禾州,君長寧也見到了燕弘,幾天不見,燕弘的臉色比起當時倒是稍微好了一些,想來這幾天他並沒有親自作戰,看見那些糧草臉色也是微微一鬆,朝著他點了點頭,並沒有多說什麼。事實上君長寧帶來的糧草已經超過他們的預料,原本以為秦關拿不出多少來,現在倒是能多堅持一段時間。等到了衙內,君長寧才又知道了一個壞訊息,當初派出去借糧的可不僅僅是君長寧一個人,但至今另外兩對人馬都了無音信,雖然說那兩個地方都遠一些,但君長寧已經走了一個來回,那邊沒道理一點音信都無。再有一個,燕弘原本就考慮到這樣的情況,派人出去的時候讓他們隨身攜帶了訊號,無論成功與否都給予回應。到如今那兩隊人馬都沒有燃起訊號,可見肯定是發生了異常,只是不知道具體情況。燕弘與那兩州的知州都有些交情,那兩個地方即使算不上富裕,但也不可能毫無存糧,更加不可能眼見著青禾州落入險境而不施救,唇亡齒寒的道理,那兩位大人想來也是懂得。很快的,燕弘的猜想變成了現實。兩隊人馬只討回來一個精兵,帶回來的訊息更是讓在場的將軍的心沉到了海底。端郡王早早的料到這一出,居然在半路上埋伏了殺手,讓他們兩隊人馬有去無回,別說是求救,恐怕當初像朝廷送信的也是凶多吉少。端郡王打著好主意,青禾州的訊息送不出去,這邊若是吃了他送來的糧草最好,直接喪失了戰鬥力,如果沒吃沒有了糧草,他們也堅持不了多久,到時候還是胡人的天下。他們兩方早有合作,等胡人將鎮北軍屠殺了,誰還知道這邊發生了什麼事情,遠在朝廷,只負責了運輸糧草任務的端郡王,甚至比另外兩位負責了軍需的郡王更加沒有嫌疑。只可惜端郡王千算萬算,倒是沒把秦關考慮進去。也是,在他的心目中秦關那破地方往年的時候都是糧倉空空,每年都要餓死一批老百姓的地方,今年還被劫掠過一次,怎麼可能會有餘量,比起花費心思在半路上設定埋伏,還不如直接讓鎮北軍白跑一趟,更加絕望來的有趣。而他錯料了君長寧的能力。君長寧心中也是暗叫僥倖,畢竟運輸葡萄酒的商隊才走了一個月,按照時間估計還未到京城附近,如果時間再早一些的話,說不準就會引起端郡王的警惕,到時候對秦關動手,那鎮北軍真叫到了山窮水盡。只是秦關帶來的糧草雖多,但至多也不過是吃上一個月,現在天寒地凍的,對燕朝的將士來說是大大的不利,他們的身體到底是沒有胡人來的適應邊關的生活,而騎兵更是比拼不上。要想在短短一個月內結束戰事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胡人怎麼可能放過大好的機會。燕弘皺緊了眉頭,忽然君長寧想到了什麼,開口問道:&ldo;胡人年年來犯,為的不過是糧草,可見蠻荒之地生存不易,而今年他們為了讓鎮北軍放鬆警惕,除了秦關那些流寇,並沒有大舉來犯的時候,那他們的糧草從何而來。端郡王能對鎮北軍的糧草動手腳,卻不可能將糧草送出青禾州吧。&rdo;燕弘眼神一動,確實如此,鎮北軍可不是擺著看的,即使是商隊出入也需要嚴格檢查,如果是香料絲綢那些奢侈品他們自然不會多管,但如果是米麵,超過商隊一個月的需求就會被要求留在關內。而這些年邊關戰事頻發,來往的商人越發少了,去年一年都沒有大的商隊出入。君長寧微微一笑,勾起嘴角說道:&ldo;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恐怕現在胡人也快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胡人地方荒涼,而他們騎兵又比鎮北軍多上許多,冬季原本就缺少糧草,他們在這個時候發動戰爭,固然對鎮北軍造成了一定的麻煩,卻也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招數。&rdo;在場的人自然也想到了這一點,忽然原本在這個時候發動戰爭,恐怕是跟端郡王商量的好,以為鎮北軍會全部失去戰鬥力,而現在這一點沒有實現,胡人的優勢就去掉了大半。只有一位將軍皺眉說道:&ldo;胡人耗得起,我們卻耗不起,如果吃光了糧草,那就會被困死在青禾州內。&rdo;燕弘卻說道:&ldo;端郡王既然是暗中行事,不可能派遣大量人馬過來,之前派去的人馬恐怕是毫無防備才會中招,如果由兩位將軍帶人過去,自然可以借到糧草。&rdo;君長寧站在旁邊,忽然淡淡一笑,開口說道:&ldo;我聽說往年胡人都是以戰養戰,劫掠周邊的小鄉鎮獲得糧草,以維持戰爭的消耗,這次如果他們糧草不夠用了,青禾州又是久攻不下,他們會不會也會如此?&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