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第1/1 頁)
蔡先生一頭冷汗:&ldo;王爺,您想太多了。&rdo;榮敏一笑:&ldo;能嫁過來的哪個不是千金小姐,摸摸小手就說是逾矩,但還得跟她們生娃娃,這不是很奇怪麼?納妾麼,又要開始爭風吃醋搞得王府一團亂,不納妾,難道要我憋死?還是男人好……&rdo;蔡廷幾乎要暈倒:&ldo;王、王爺……何時開始,中意男子?&rdo;榮敏撇嘴:&ldo;不中意。男的不中意,女的我也不中意。我中意的人啊,還沒生出來呢!&rdo;老人言,話說滿了就容易打嘴。在身邊最親密的人一個又一個的離開榮敏的時候,他早就盤算好了逍遙自在的過完這一輩子。父王要求他做個好藩王,讓他跪下起誓一切以南域子民為先。這,他都應了,也執行了,而且執行的非常徹底。蔡先生曾經說過,小王爺的想法太過怪異,旁的人,即便是他也猜不透。榮敏可以不厭其煩的處理南域所有農田水利的大小事務,可以為了南域民眾的生息與官府強取豪奪或虛與委蛇,甚至還可以為了不被人算計著聯姻四處散播自己喜好男子的謠言。 在輔佐小王爺多年之後,蔡先生終於問起來,榮敏說:&ldo;我對這些農人一分好,他們就滿心的還給我,比那些滿嘴道義的貴族強了不知多少倍。有這樣的子民此生何求?&rdo;於是就在他踏踏實實的走著自己給自己安排的路時,他終於見識到了璇璣營的刺客。這個騙過他,救過他,忠於他,保護他的傢伙。而且,他不像其他人那樣只知道一味服從。在 查抄雲城知事汪慎以及核對郭氏往來賬目這些事自有蔡廷等王府的謀士辦理,奇的是十五還看到了一名穿著官服的監察使被前呼後擁。問蒲紹,侍衛頭子搖頭:&ldo;這位大人是跟著你那朋友一起來的,一路被累得半死。到王府,王爺又是一刻不停的催他走,真是險些給大人折騰出病來。&rdo;雖說堂上慶南王雷厲風行的舉動確實出了他心頭一口惡氣,也確實緩解了他與夕醉樓的危機,但,十五很明白藩王輕易不能出封地,除非有聖旨。尤其是南域。他在璇璣營時曾聽李大人說起過這一南一北兩位藩王。南域富饒,有米有糧,更是出產茶鹽重地,雖歷任藩王都未曾有過逾越之舉卻是被皇家頗為忌憚。反而是北疆的筑北王,手握重兵把守邊關,動輒視&ldo;藩王不得出領地&rdo;的律法於無物,帶著兵馬橫行邊界抵抗琉國騷擾。皇上對此卻是睜一眼閉一眼,撐死了派人傳一道聖旨,也不過是先斥後贊,先罰後獎,拉平。&ldo;王爺此次出來可是奉旨?&rdo;蒲紹茫然的看著他:&ldo;可能是吧?那位京城裡來的大人與王爺是密會,連蔡先生都沒旁聽,我就更不可能知道了。&rdo;說著又擠了擠眼睛,憨笑:&ldo;兵馬之說是王爺誑他們的,我們只帶來王府侍衛和林太守增派的一百護軍。&rdo;十五偷偷撥出一口氣,既然有林太守的增援,看來確實不是慶南王私自跑出來的,否則,這個罪名可就大了。正想著,榮敏吩咐人招十五過去。穿過前堂來到平日裡官吏們處理公務的二堂。有小廝打起竹簾,只見堂內首位端坐的正是那監察使,慶南王端著茶碗悠悠然坐在一旁下首處。&ldo;璇璣營十五拜見王爺,大人。&rdo;榮敏一笑:&ldo;起來回話。&rdo;轉頭又跟監察使道:&ldo;這人就是庚王派在南域的,先前本王與雲城夕醉樓有些誤會,多虧了他才免遭刺殺,真是誤打誤撞。&rdo;監察使奇道:&ldo;怎個誤打誤撞?&rdo;榮敏哂笑:&ldo;庚王派他起先可不是保護而是監視本王來的。大人也知道前陣子盛傳我南域私自屯兵,境內又因為茶稅的事鬧起一群草寇將稅銀劫了……大人也應該有所瞭解那李贊疑心病有多重。&rdo;監察使點點頭:&ldo;庚王一心為國又管著璇璣營,多疑一些也是正常。只不過沒想到會是這般……&rdo;榮敏趕緊掐住話頭:&ldo;本來這小子好好的給我當侍衛,不想庚王一封密信讓他來查郭氏。我念著他救過我一命,上次的傷還未好利索,這次又來雲城,正是心急時,正巧大人奉旨前來。所以路上急了些,還望大人勿怪。&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