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第2/2 頁)
一孫,卻偏偏如此時運不濟,更想到與他早已生分而分家出去的庶子,李尚書黑麵數日。瑞 和郡主哪能不知丈夫的心,想到早早分家出去的庶子李清一家,更是倍覺堵心。於是,瑞和郡主私下派了長子過去送些銀兩,話裡話外的勸李清不要讓李睿去幹那丟 臉的事,以後他們這一房的供給,尚書府會每月送來啥啥的,簡直把李清李翰林氣的半死。後來,李思悄悄命人把事告訴了宋嘉言。宋嘉言修書一封,蓋上自家的封泥印鑑給尚書府送了去,也不知她寫了些什麼,李尚書把大兒子叫來罵了一頓,嚴令他們不準再去李清家打擾。當然,宋嘉言這樣大膽的直接給尚書府修書寫信,也被宋榮罵了一頓。但是,相對於李尚書對於長子的責罵,那簡直是小烏見大屋啊。瑞和郡主見兒子受責,哪裡有不心疼的,李敏身為人女,自然深恨引起父親受責的李睿與宋家。故此,一見到宋家姐妹,李敏的火氣幾乎的按捺不住。按捺不住怒火的結果就是……李敏丟了四皇子妃的寶座。瑞和郡主幾乎哭瞎眼睛,家裡為了孫女的前程費了多少心血啊,就這麼一朝葬送……倒是李尚書很穩得住,嚴斥老婆,&ldo;本就是子虛烏有的事,敏兒不過蒲柳之姿,焉得堪配皇子,你莫胡說八道!待她及笙好生為她擇一戶人家就是!&rdo;瑞和郡主到底是藩王府出身,政治眼光是有的,也不敢大哭,抽抽咽咽地,&ldo;是啊,老太爺說的是。&rdo;眼睛嘩嘩的流,又說,&ldo;宋家那兩個丫頭……&rdo;&ldo;快閉嘴吧,你摸著良心說,怪不怪得了人家宋家?&rdo;人家好端端的,李敏就拉著庶妹挑釁生事,生事不成反被羞辱,全怪自己道行不夠!瑞和郡主終於老實了,李尚書嘆道,&ldo;你在家好生教導孩子們。別總覺著如今我為尚書,你是郡主,孩子們就有了靠山。咱們這把年紀,不知什麼時候一閉眼就去了呢。到底得讓孩子懂得些道理,以後過得日子,這樣閉了眼也能安心呢。&rdo;年輕時夫妻多少摩擦不愉,如今看到丈夫頭髮花白,瑞和郡主心下一酸,順從的點點頭,&ldo;我知道了,你說的對。家裡的事你別擔心,我會好好開導敏兒的。&rdo;李尚書點點頭,拍了拍老妻的手。他會接受宋榮的提議,無非是想為庶子找一條可以依恃的路子。宋榮與李清交好,卻多年不來往。這些事,李尚書心裡清清楚楚。他已經老了,哪怕在尚書位,又能再繼續幾年?他接受的不是宋榮的提議,而是希望透過李睿讓兩家繼續來往。有宋榮為倚仗,哪怕日後他再無法照拂庶子,也可安一半的心了。李尚書所料無差,李睿都去了宋家,哪怕李清還是一幅不與宋家來往的臭脾氣,宋嘉言就開始跟李家走動。當然,她早就與李思相熟。不過,這又有所不同。相對於先時小姑娘家的來往,又格外的相熟三分。夏秋兩季,宋嘉言都送了莊子上的吃食物產過去。李清性子狷介,宋嘉言派過去的人就說,&ldo;我們大姑娘說了,若是翰林老爺不要,就扔到門外去吧。若是翰林老爺想回禮,就請翰林老爺給幾罈美酒。我們大姑娘還說了,若時翰林老爺想多給個幾十壇,幾百壇的,她也不嫌多。&rdo;李清吹鬍子瞪眼,&ldo;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女。&rdo;一樣刁鑽。李太太笑,&ldo;孩子們想嚐嚐老爺的酒而已,先時,咱們女兒也常送酒給宋姑娘喝的。&rdo;李清嘟囔幾句,也就沒反對給宋家回送幾壇酒的意思。自此,宋嘉言就開始與李家常來常往。李太太倒是很喜歡宋嘉言,私下度量,可惜兒子如今行商賈事,又無功名在身,不然,宋嘉言多討喜的姑娘啊。李睿先回的家,聽母親大致說過這半年的事,因李太太對宋嘉言印象極好,把宋嘉言誇了又誇,誇的天上有地下沒的,李思聽的直偷笑。李睿自然感激宋家的照顧。李睿簡單將事情交待清楚,道,&ldo;有兩箱子東西,我給你送到院裡來了,你拿著打發人使吧。都是西蠻北涼收購來的,沒用多少銀錢。&rdo;宋嘉言點點頭,&ldo;販回來的物什,先留出一部分來,不要賣,除了自家吃用的,剩下的拿去打點。雖然有侍郎府做靠山,不至於有人太為難我們的生意。不過,既是做生意,就按生意人的路子來。該花的錢,不要省了。這是長久之計。&rdo;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