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頁(第2/2 頁)
鬱悶憋屈,就不必提了。☆、75晉江原創發表秦崢於國子監異常刻苦用功,他與杜君,在整個國子監都是出了名的好學之人。先不論資質,只要是用功的學生,一般都極招師長戴見。何況,二人資質都不差,尤其秦崢更好一些,又有這樣的出身,其祖父在正一品大學士與正二品禮部尚書之位上致仕,如今還有秦氏女在宮為妃。秦崢又如此上進,自然得到許多人的嘉許。倒是秦崢不驕不躁,愈發沉穩。秦 老尚書對孫子愈發滿意,還讚了孫子幾句,秦崢道,&ldo;人外有人,天外有天。&rdo;便將吳家兄弟的事與祖父說了,&ldo;他們自江南而來,一文一武,就為了準備明年的春 闈。兄弟二人皆有才幹,明年金榜題名並非難事。他們也只比孫兒年長兩歲而已。&rdo;而且,吳家兄弟生長環境肯定是比不上秦家的,不然,也不能淪落到去給老梅庵 做守林人。秦老尚書道,&ldo;若是他們有不便之處,邀他們到家中來小住,亦是無妨。年輕人偶有不湊手,咱們幫襯一把不算什麼。&rdo;秦崢搖搖頭,&ldo;我看他們做守林人頗有些自得其樂的意思,並非會輕易接受饋贈的性子。&rdo;秦 老尚書微微一笑,&ldo;若脾性合適,交個朋友方好。文無長短,若有緣份,是後同朝為官,互為倚仗才好。&rdo;他這把年紀,身上 的銳氣早消磨殆盡。孫子如此用功發奮,怕是受了吳家兄弟的影響。只是,少年發奮是好,切不可有嫉妒之心。人一旦嫉妒,心就窄了。心窄的人,做不了大事。秦崢笑,&ldo;我也是這樣想的。原本我打算秋闈後,不論中不中舉都出去遊歷一二,也開闊眼界。如今想著,還是等明年春闈之後,也看看他們成績如何。&rdo;秦老尚書見孫子心中自有安排,便盡交由他自己去辦,並不插手干預。秦 崢於秋闈之中,雖未能奪得解元之位,名次卻很不錯。倒是杜君,沒有上次的好運氣,落榜了。杜君於國子監唸了一年書,結交了幾個志同道合的同窗,又有欣賞他 的翰林師父指點於他,心胸開闊許多。他本就是想入場一試,並沒有多大把握。如今看到自己落榜,並不放在心上,反是去給秦崢道喜。秦崢臉上只是微露喜色,謙道,&ldo;僥倖而已。倒是阿君,明年我想出外遊歷些許時日,要不要一道去?&rdo;杜君並不是個需要安慰的人,秦崢另有提議。杜君已非昔日犟種一樣的少年,笑道,&ldo;好啊,你別嫌我拖後腿就成。&rdo;就應了秦崢。到了國子監,開闊的不只是視野心胸,於人情世故,杜君也有長進。秦崢挽著杜君的手,&ldo;一會兒咱們一道去給宋大叔請安。&rdo;杜君點點頭。秦崢與杜君一道前往宋家,宋榮並沒有關注秋闈的事,他一個戶部侍郎,天天有忙不完的差使。若是春闈,他還可能會留意一些。如今看到秦崢杜君一併前來,二人皆是形容恭謹,宋榮問,&ldo;考的如何?&rdo;杜君從容道,&ldo;我落榜了,秦兄排名,叔父說明年春闈在兩可之間。小侄打算空出明年春闈,待春闈過後與阿君一併出去遊歷,也增長些眼力見識。&rdo;秦崢就是這樣穩重的人,有把握,他方會出手。何況,若明年勉力一試,哪怕榜上題名,名次也絕不會太好。春闈不比秋闈,名次太重要了。宋榮微微點頭,&ldo;這很好。&rdo;少年人,出去走走,開闊的不只是眼界,還有心胸。似杜君,在國子監一年,也頗有長進,起碼已經很少見先時悶不吭聲的犟種樣子了。接著,宋榮沒再多問,便讓杜君進去瞧一瞧杜月娘,打發秦崢回家了。秦崢名次不差,秦家肯定也要慶祝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