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第1/2 頁)
眼瞅著母親的臉都慘白了,宋嘉諾依舊道,&ldo;父親每日在外公務煩忙,回家就是要好好休息,母親總是弄些小心機的在父親眼前晃,父親不能好好休息,自然就厭煩了母親。&rdo;&ldo;我是母親的兒子,才跟母親說這些。母親若是仍不能改,日後的苦頭還有的是。&rdo;宋嘉諾道,&ldo;若母親肯改,父親就是看在我和二姐姐的面子上,也不會 太絕情的。母親想一想,您與父親多少年的夫妻,難道不比父親與杜姨娘情分深重。若不是您傷了父親的心,父親怎麼會這樣對待母親,杜姨娘又不是長的多好 看。&rdo;怕把母親打擊的傻了,宋嘉諾最後還是留給了小紀氏一些生的希望。或者是宋榮冷落小紀氏冷落的太狠了,小紀氏自此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事事賢良的不得了,有事兒沒事兒的就去老太太院裡服侍。宋嘉言回家,正是趕上了好時候。宋嘉言回家的事,小紀氏件件安排的妥當。宋嘉言是個大方的性子,便是小紀氏當初對她不過面子情時,她也從不會在小紀氏面前失禮,何況如今。一家子熱鬧的吃過團圓飯後,宋嘉言自然得回自己院兒裡休息。小紀氏親自挽著宋嘉言的手過去的,一路上與宋嘉言說她院子的事兒,&ldo;你去了山上,你院裡的人手我也沒令人動,一直讓梁嬤嬤照管著。你回來前,我已 令她們好生打掃了。只是,如今與先前又有所不同,你是大姑娘了,去看看屋裡缺什麼少什麼該置辦什麼,你寫個單子出來,叫人送到我院兒裡去。我差人給你送過 來。&rdo;宋嘉言一一應了,一直到宋嘉言的院兒裡,小紀氏又與梁嬤嬤道,&ldo;言姐兒剛回來,嬤嬤叫丫頭們好生服侍。&rdo;交待了幾句,小紀氏方離去。宋嘉言一路把人送到院門口。梁嬤嬤帶著院中丫環婆子的重新給宋嘉言見了禮,臉上笑意不斷,道,&ldo;老梅庵果然不凡,姑娘這一去,可是脫胎換骨了。&rdo;宋嘉言笑,&ldo;哪裡有嬤嬤說的那樣誇張。&rdo;小春兒捧上一盞溫熱正好的茶,笑道,&ldo;乍一見姑娘,奴婢都不敢認了。奴婢不大會說話,就覺著姑娘比以往可是更有氣派了。&rdo;宋嘉言笑,&ldo;這兩年我不在家,也辛苦你們了。&rdo;小夏兒笑道,&ldo;奴婢們一直守著院裡,就院裡這些活計,清閒的很。就是盼著姑娘早些回來,不能服侍姑娘,奴婢們渾身都覺著不對勁兒。&rdo;宋嘉言溫聲道,&ldo;看這院子還能我離開時一樣,可見是用了心在打理。我剛回來,從我私房裡拿幾兩銀子,這個月給你們多發一個月的月錢,算是打賞了。&rdo;諸人紛紛謝賞。宋嘉言問,&ldo;嬤嬤,這兩年可還好嗎?&rdo;梁嬤嬤笑,&ldo;奴婢每日去老太太那裡請安,陪老太太說說話兒,一切都好。&rdo;梁嬤嬤是武安侯夫人派過來照顧宋嘉言的,她自來就不大瞧得上小紀氏。不 過,梁嬤嬤是個明白人,小紀氏畢竟是當家主母。為了維護宋嘉言的院子,梁嬤嬤也不去向小紀氏低頭,反去抱老太太的大腿。在梁嬤嬤看來,老太太比小紀氏強多 了。宋嘉言打發小春兒,&ldo;我從山上帶回來的箱子,把東西收拾出來,一會兒我瞧瞧。&rdo;小春兒就帶著小夏兒下去了。宋嘉言深覺小紀氏大變樣,悄聲問梁嬤嬤,&ldo;嬤嬤,太太怎麼突然這般周全了?&rdo;梁嬤嬤道,&ldo;她再不周全些,老爺都不登她的門兒了。這兩年,杜姨娘越發的受寵。難得杜姨娘是個知道本分的,老爺常歇在她院兒裡,她還是規規矩矩的呆在自己的小院兒裡,安分的很。&rdo;若換個淘氣的,還不知怎麼著呢。宋嘉言微驚,&ldo;爹爹和太太吵架了?&rdo;&ldo;哪兒還用吵架。&rdo;梁嬤嬤微一撇嘴,道,&ldo;從沒聽說過哪個正房太太是靠著丈夫的寵愛立身的。老爺是個明白人,太太那些個心機手段,根本不夠老爺看的。如今,她這是明白過來了。想一想她親姨娘是個什麼下場,她也該識趣些。&rdo;接著梁嬤嬤難擴音一句章家,&ldo;先頭的二皇子妃去西山庵裡唸經了,那位章側妃被賜死了。說來章家,唉,我活了這把年紀再沒見過這般沒臉皮的人家了。原本二皇子不是給他們捐了個官兒麼,章側妃一死,那官兒也黃了,這一家子竟然又投了承恩公方家做奴才。&rdo;&ldo;說來還有可笑的事,聽說章家還有個閨女,如今在承恩公世子家的二公子房裡服侍。有一回也不知怎麼見著咱家二姑娘了,竟然開口就給二姑娘叫表妹,把二姑娘給氣了個好歹。&rdo;梁嬤嬤嘆道,&ldo;虧得二姑娘一巴掌打了那蹄子個明白,不然一家子都得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