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第2/2 頁)
&rdo;紀閔笑,&ldo;聽我們侯爺說,的確是有一無二。&rdo;小紀氏笑,&ldo;讓哥兒倒是認得兩位狀元,有一次,他們還來了府裡,我隨著我們老太太見了一面,難得才貌雙全的狀元郎。更難得兩位狀元郎都未成親,如 今想招他們為婿的人家海了去。&rdo;就是一樣,家底太差了。還不如當年的宋家兄弟呢,起碼當年宋家兄弟還有一位老孃。到了吳家兄弟這裡,爹孃家底兒,要啥沒 啥。故此,狀元兄弟雖是出挑兒,高門大戶的也願意給個庶女去投資,但,真正捨得出嫡女的並不多。武安侯府熱鬧了一日,三家便帶著孩子們告辭了。宋榮的心情還是相當不錯的,平日裡看著家裡的倒黴孩子們不咋地,結果,跟親戚家的一比,非但毫不遜色,還有隱隱的出眾。這種得意,讓宋榮覺著,自己十幾年精力銀子的投入是值得的。相對於宋榮的得意,任景遠則很有些心事,回家後打發孩子們各去休息,任景遠道,&ldo;子熙家的幾個孩子都不錯。&rdo;紀允服侍著丈夫換了衣衫,道,&ldo;是啊。尤其言姐兒,大方的很。&rdo;任景遠沒有再說話了,他的家勢要遠勝於宋榮,於朝中勢頭卻不比宋榮如魚得水、深得帝心。宋家兩個女兒,他初初一見便覺著極好,尤其宋嘉言,那種大方從容的氣度,比之大人們毫不遜色。看宋嘉言也是到了說親的年紀,只不知宋家是怎樣的擇婿標準。什麼待兒子考個功名再說親的鬼話,有了合適的女孩兒,機會稍縱即逝,若能為兒子聘來宋家女,任景遠是十分願意的。不過,大人與孩子的眼光卻是不同的。大人們多傾向於宋嘉言這種大方從容、相貌中上,又是嫡長出身的閨秀,而任誠,對於那個只有幾面之緣的倩影麗人,則多了幾分難以忘懷。很快便是宋老太太的壽辰,親戚自然要早些過去幫襯。任景遠書香門第出身,一大早的便帶著妻子兒子過去了。寧安侯一家去的也很早,但是,任景遠寧安侯同時發現了問題,來宋家獻殷勤的少年們,可真是不少啊!☆、80晉江原創發表最大方的是李睿,他已經在邊城設了辦事處,放了可靠的掌櫃在那裡盯著。故此,今年就沒出去跑生意。自經商起,李睿行萬里路,認識的人海里去了。知道宋家老太太過大壽,早令人送了一車時令佳果,一車山珍乾貨。如今小紀氏早死了和宋嘉言比做生意的心,收下李睿送來的東西,除了家人吃用的,都用在了老太太壽宴上。餘者,秦崢秦嶸一早就到了,這也是應該的,秦宋兩家通家之好,孩子們也早便認識。最顯眼就是吳家兄弟了,按理說吳宋兩家素無交情,這兄弟兩個也一大早的來了,還一口一個宋叔喊著,嘴甜的不行。李行遠與他們都熟,嬉嬉哈哈的打過招呼,宋嘉讓引著任誠任諺任談介紹給自己的朋友認識,大家年紀差不離,秦家兄弟有出身,吳家兄弟有才幹,李睿有 銀子,各有出挑兒之處。便是素來自信的任誠,看到與他同齡的秦崢已是舉人,心裡隱隱有些不是滋味兒。吳家兄弟再不必說,只年長他兩歲,帝都除了聾子,沒人 不知道他們。宋嘉讓是好心,笑道,&ldo;阿雙,我這幾位表弟都是念書的,你是狀元,以後多指教。&rdo;按宋嘉讓的意思,吳雙的才學是經過朝廷鑑定的,任誠既是要考科舉,與吳雙搞好關係沒有壞處。任誠為人略顯拘謹了,倒還不笨,施一禮,&ldo;吳大哥。&rdo;吳雙一笑還禮,&ldo;任賢弟。&rdo;那邊兒李行遠就格外機伶,早拉著吳玉說話去了。他是個好武之人,之前就聽宋嘉讓表兄說過,吳玉功夫很是了不得。只可惜這是在宋家,又趕上老太太過大壽,不然,李行遠真想拉著吳玉比劃比劃。任景遠剛來帝都,並不知其中內情,倒是寧安侯看出些許貓膩兒,微微一笑,呷口茶打趣道,&ldo;子熙,我看,你可是該換個鐵門坎了。&rdo;宋榮與寧安侯既是連襟姻親,兩人交情也不錯,聽到寧安侯的打趣,宋榮厚顏笑道,&ldo;正有此意。&rdo;眼楮瞟過這些來獻殷勤的小子們,寧安侯忽而起了促狹之心,輕咳一聲,不緊不慢道,&ldo;說來,言姐兒也到了年紀,不知子熙你可有愛婿人選?&rdo;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