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第2/2 頁)
嘉讓因年紀相仿,是很不錯的朋友。同理,宋嘉諾與秦嶸因年紀相仿,交情也很好。他記得,秦嶸曾一臉羨慕的說起過宋嘉諾有一幅自己姐姐送的古 硯古墨,還是宜德大長公方賞賜給宋嘉言的。因宋嘉諾習文,宋嘉言大方的送了宋嘉諾一套。宋嘉諾欣喜不已,專門請秦嶸到宋家去賞鑑過。秦嶸也是讀書人,可是 羨慕個半死,回來跟自己哥哥唸叨過好幾遭,故此,秦崢印象頗深。撫摸著古墨古硯,秦崢微微的嘆了口氣,令丫環珍而重之的收了起來。秦崢中了探花,宋嘉讓卻是落榜了。宋嘉讓此人,天生心裡素質好,即使落榜,也沒什麼頹喪之態,反是一門心思的關心起老婆的肚子來。倒是老太太提了一句通房丫頭的事,宋嘉讓早有準 備,一臉正氣道,&ldo;孫兒此次落榜,皆因學問不夠紮實。孫兒已經去祖宗面前反省過了,對著祖父的牌位發誓,一日考不中進士,一日不納丫頭納妾!&rdo;老太太見孫子有此志氣,只有為孫子叫好兒的。只是,私下對孫子道,&ldo;其實,你親近丫頭啥的,你祖父脾氣好的很,也不會怪你的。&rdo;&ldo;怎麼能糊弄祖宗呢?那可是祖父啊。&rdo;宋嘉讓落榜,拿唸書來搪塞,老太太也就不說什麼了。倒是宮中,有秦崢之事在前,方太后主動跟昭文帝提起端睿公主的親事來。方太后笑的一臉慈愛,&ldo;端睿這孩子懂事啊,不枉咱們疼她這些年。她們姐妹中,哀家最喜歡端睿通情達理,靈慧秀敏。若是把端睿嫁到外處,不知根底的,哀家是斷不能放心的。&rdo;昭文帝聞絃歌而知雅意,笑,&ldo;母后這是要給端睿作媒了?&rdo;&ldo;哀家自己的孫女,自然要給端睿挑個最好最妥當的人家兒。&rdo;&ldo;母后說的是哪家?&rdo;&ldo;你舅舅家。&rdo;方太后眉眼滿是歡喜,笑道,&ldo;就是方仁家的二小子,比嘉睿年長三歲,同齡般配的,再合適不過了。如今,方諒在老家唸書,哀家已經命方仁把孩子接回來了。到時,讓戚貴妃和端睿都見見,親上作親的,再沒有不合適的了。&rdo;方太后都開了口,昭文帝總不好回絕,不過,也未把話說死,笑道,&ldo;若孩子出色,這樁親事倒是不錯。端睿是個有主意的丫頭,朕還想問問端睿的意思。&rdo;&ldo;應該的。&rdo;方太后笑允,只要孩子沒啥大問題,親事就是板上釘釘的了。何況,連端睿都說了,只要人品端正,一心一意就成。昭文帝便將此事與戚貴妃母女說了,戚貴妃性子溫柔,問女兒,&ldo;端睿,你說呢?&rdo;她就是有些不喜歡方家人的作派。端睿公主笑,&ldo;要說承恩公家,自己親戚,自然是比尋常人可靠、知根底。明日召方家子進宮,兒臣見過再說。&ldo;昭文帝笑,&ldo;明天怕是不成,朕聽太后說,方諒回老家唸書了。不過,已經著人去接了,過幾日就能到帝都。&rdo;端睿公主可不是個傻瓜,她一聽便覺不對,道,&ldo;有一事,女兒不解?&rdo;&ldo;什麼事?&rdo;&ldo;女兒就是覺著,要念書,帝都多少名師大儒,還有國子監,也是人才聚集之地,怎麼帝都念不得?偏要到老家去唸?&rdo;端睿公主自幼便聰明過人,因是太 後作媒,又是昭文帝親自跟她說的親事,她半分不惱,笑道,&ldo;只這一點就可疑。若是嫌家裡熱鬧,想圖個清靜,不必別處,莊子上難道不能清靜?&rdo;端睿公主笑吟吟地,&ldo;皇祖母與咱們都是住在深宮,哪裡知曉外頭的事呢?就是承恩公府如何,皇祖母怕也只是聽人口口相傳而已?承恩公府是皇祖母的孃家,誰人敢在皇祖母面前說承恩公府的不是呢?&rdo;昭文帝聽女兒這樣一說,順情笑道,&ldo;就是真跟方家聯姻,朕也得先令人打聽清楚子弟脾性。朕著人查一查就是了。&rdo;&ldo;謝父皇。&rdo;事關女兒的終身,非但昭文帝令心腹去打聽方二品性。戚貴妃也罕見了召見孃家人進宮,見了大嫂戚太太,將承恩公府有意聯姻的事悄悄的與戚太太說了。 戚貴妃根本不樂意方家,道,&ldo;我成日在深宮,外頭的事一應不知,還請兄嫂幫著打聽打聽,那方二公子品性如何?我就這一個女兒,還得請兄嫂費心了。&rdo;戚貴妃 十分客氣。她本是庶女出身,後被賜予還是三皇子的昭文帝為側妃,這些年只有一女,倒也順風順水,從不給孃家惹麻煩,自己位份也上去了。如今戚貴妃開口,戚 公府自然要盡力而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