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頁(第2/2 頁)
都為難起來。秦崢思量一時,道,&ldo;不如,請宜德大長公主出面。&rdo;也不怪秦崢會這樣想,宮外已經沒有皇家之人了。憑一個秦家,這幾人是斷不會聽命的。有皇家之人出面,凡事便總能有個商量。其實,宮裡的煙都燒了那麼久,事態緊急,這誰都心裡有數。但,軍人有軍人的原則,不能秦家父子說啥,他們便信啥?萬一秦家父子就是逆臣呢?楊徵之子楊建道,&ldo;若是宜德大長公主肯出面,小臣願意護送宜德大長公主到宮外。&rdo;有楊建表態,範疇、胡銳皆應了,他們可以有一些妥協,但是,這需要有一個份量足夠重的人出面。秦家祖孫是不成的,論家勢,他們哪一家都不比秦家差。胡銳又道,&ldo;如今九門皆閉,事急從權,小臣拼著違背軍命,可開朱雀門,請秦大人去西山將宜德大長公主接回城中吧。&rdo;秦老大人道,&ldo;還得請諸位穩定帝都城的安危。&rdo;&ldo;下官等份內之責。&rdo;秦崢要去請宜德大長公主,楊建範疇胡銳各派了一行軍隊相隨,既是保護,也是防範吧。秦老大人叮囑,&ldo;一切皆要小心。&rdo;對宋嘉讓道,&ldo;要麻煩大姑娘了。&rdo;若是秦崢一個人去,宜德大長公主知道你是哪棵蔥啊!怕是根本不會理睬秦崢。秦崢一說要請宜德大長公主,秦老尚書便心中有數,明白孫子的想法。宜德大長公主久居老梅庵,現在帝都城裡,除了宋嘉言,再有與宜德大長公主相熟的人,都在宮內死活不知呢。宋嘉讓替妹妹應下,道,&ldo;應該的。&rdo;這個時候,這種情勢,半分不容宋嘉言推辭。宋嘉讓回去,本來是想隨著宋嘉言一道出城的,宋嘉言看戚氏一直擔心宋嘉讓,道,&ldo;二弟年紀小,一家子老的老小的小,嫂子還有身孕,明天老太太醒了,也要有個應對之人。哥,你別去了,有阿崢在,我不會有事的。&rdo;秦崢道,&ldo;我便是丟了自己的性命,也會護住言妹妹的安危。&rdo;這種時節,宋嘉讓也不與秦崢客套,&ldo;記著你說的話,一定要把我妹妹安全的送回來。&rdo;宋嘉言換了一身男裝,就隨秦崢去了。也就是宋嘉言的身體素質,不然,這一路快馬加鞭,尋常女人當真撐不下來。若沒有宋嘉言,更是難進老梅庵。這深更半夜的,庵中女尼一見是宋嘉言,忙問,&ldo;這麼晚了,嘉言你怎麼來了?&rdo;自出老梅庵已有三年了,不怪庵中女尼還記得宋嘉言。因得了老梅師太的允許,宋嘉言每年都會到老梅庵給師太請安。宋嘉言輕輕的調整呼吸道,&ldo;宮中有變,我來找師太求助。&rdo;不論是不是出家,宜德大長公主總歸是穆家人。女尼不敢自作主張,一面請宋嘉言往裡走,一面進去通報。宋嘉言坐了一柱香的時間,老梅師太身邊的知善女尼請她進去相見。老梅師太已經穿好僧衣,宋嘉言跪下行禮,沒有半絲慌亂,道,&ldo;深夜打擾師太清靜,是小女無禮了。&rdo;雖是來求助老梅師太,但,若是一幅逃難逃荒的樣子就太難看了。&ldo;起來說話吧。&rdo;老梅師太道,&ldo;我本是修行之人,不該管外頭的事。不過,想著你並非魯莽之人,深夜至此,想來定有原因。&rdo;宋嘉言便把她知道的宮中的情形說了一遍,&ldo;家父官職微薄,僥倖亦可宮內赴宴。但,自家父進宮到現在,都不見回來。非但如此,所有進宮赴宴的皇親國 戚,朝之重臣,誥命夫人,皆不見歸來。而且,宮中燃起狼煙,又有救駕的懿旨傳了出來。&rdo;宋嘉言將印有太后印璽的絹布捧給老梅師太,道,&ldo;今天原是冊立太子 的好日子。小女猜度,太子剛剛冊立,又是日後的皇位繼承人,並沒有謀反的理由。上面這東宮救駕又是何意呢?小女料想,約摸是陛下與太子等皆為逆臣所困,陷 於東宮,急待救駕。&rdo;&ldo;只是,如今城中三品以上官員皆奉旨赴宴,餘下都是小官微吏,不見陛下諭旨,他們斷不敢率兵輕近皇城。若無人相救,則陛下安危難測。&rdo;老梅師太輕輕的嘆了口氣,&ldo;自古如此。&rdo;老梅師太這把年紀,又生於皇室,根本是見怪不怪。宋嘉言道,&ldo;小女知師太清淨慣了的,本不該拿外面瑣事來打擾師太。再者,皇室之事,也不該小女妄自揣度。不過,太子剛立,小女僥生於官宦之家,從未聽說太子有何失德之處。就是陛下,只看這些年國泰民安,便知陛下乃仁君聖主。&rdo;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