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第1/1 頁)
辛老太太偏過頭去擦眼淚,心裡愧的很,道,&ldo;以前在老家,就是大姐照顧我們。如今,還叫大姐為我操心。&rdo;&ldo;說 這個做甚。&rdo;宋老太太笑,&ldo;你就是搬出去,家裡沒事兒的時候,記得過來看看我就行了。還有箏姐兒,給她尋一門好親事,最好挨的近些,有兄嫂的照看,在婆家 不容易受氣。原本,我是想著叫老大媳婦給箏姐兒說門好親。唉,她悄悄跟我說,打聽箏姐兒的多是嫡母為庶子相媳婦的,要不就是瞧中老大官兒做的好,想求娶 的……&rdo;說著,老太太嘆道,&ldo;這年頭兒,人們都是勢利眼。咱們的丫頭,沒有半點兒不好的地方,要我說,寧可給丫頭尋個平常些的門,使得刀槍劍戟……武安侯夫人望著馮繼遠被毀的面容,心下痛楚難以形容,忍不住放聲痛哭。望著痛哭的姑姑,馮繼遠最終只是一聲長嘆,&ldo;這些年,我很好。&rdo;武安侯夫人咬緊牙關,眼淚仍是止不住的流下來。良久,武安侯夫人方輕輕道,&ldo;我知道,我一直不信,你就那麼死了。我絕不相信,當年帝都府的忤作結果。你祖父過逝時,我問他,到了地下,阿兄問他繼遠哪裡去了,他要怎麼回答阿兄?&rdo;馮繼遠沙啞的嘆息,&ldo;都過去了。&rdo;望著馮繼遠傷痕累累的臉,武安侯夫人哽咽道,&ldo;在我的心裡,一輩子都過不去。&rdo;武安侯夫人在狀元府呆到傍晚,武安侯親自來接老妻,馮繼遠並未見武安侯。武安侯夫人在吳家兄弟的勸解下方與武安侯回去了。原本,武安侯在衙門當差,雖然聽到此事也頗覺不可思議,事關老妻,正想細打聽一二。結果,一回家便聽說老妻到狀元府來了,便前來接老妻回家。路上,武安侯問,&ldo;繼遠可還好?&rdo;多少年未見到老妻落淚了,武安侯打量著老妻的神色,問了一句。武安侯夫人搖頭,&ldo;怎麼會好?&rdo;武 安侯道,&ldo;不知他們是個什麼打算?&rdo;老妻早與孃家斷絕關係,這些年,武安侯府與興國侯府也沒有多少往來。不過,當初老妻與孃家一刀兩斷,便是因馮繼遠之事 起。馮繼遠雖然父親早亡,不過,他是嫡子嫡孫,興國侯府的嫡脈,繼承人亂在庶出叔父之上。馮繼遠不明不白被燒死在外室,武安侯夫人不肯罷休,死活要為侄子 討回一個公道。鬧到最後,便是與孃家老死不相往來。&ldo;什麼打算?&rdo;武安侯夫人冷聲道,&ldo;我寧可興國侯府奪爵,也不要這爵位落入畜牲手中!&rdo;武安侯不說話了,轉而勸道,&ldo;瞧著兩個孩子出息的很,你放心吧,日後會好的。&rdo;奪爵什麼的,是兩敗俱傷的打法。武安侯倒是覺著吳雙吳玉兄弟這般出色,若是運作得當,不怕奪不回興國侯之爵。宋家也聽說了文武狀元家的千折百回的故事,這事兒,還是宋榮親口對家人說的。倒不是宋榮碎嘴八卦,只是,事關親戚家,到底是個什麼緣故,自然要家人知道個明白,日後方好打交道。宋 嘉言反應極快,道,&ldo;這樣說,吳雙吳玉是我們的表哥了?&rdo;武安侯夫人出身興國侯府,不過,與孃家早斷絕了往來。但是,馮繼遠不一樣,馮繼遠是武安侯夫人嫡 親的侄兒。武安侯夫人的兄長是老武安侯的嫡長子,只是,這人比較沒福,一年帝都時疫,一病歿了。留下了十來歲的嫡子馮繼遠,照樣是侯府順位第一繼承人。話說當年馮繼遠也是帝都有名的才俊,偏偏,命不大好。據說馮繼遠年輕時在外接了外宅,結果,外宅失火,馮繼遠就給燒死了。後來,武安侯的爵位就落在了庶子的頭上。反正,武安侯夫人不與孃家來往多年,就是當年老興國侯死後,武安侯夫人也沒去孃家哭一哭。便是紀閔等幾個兒女,也從不與興國侯來往,這是帝都人近皆知的事。宋榮對小紀氏道,&ldo;明天,備些補品,帶著孩子們去瞧瞧岳母。&rdo;小紀氏忙應了。宋老太太一時還是沒鬧明白到底怎麼回事,宋嘉言細細的說給老太太聽了。老太太一拍大腿,直接道,&ldo;這有什麼不明白的?哪兒就那麼巧,一把火正燒死人家正經的嫡長孫啊。定是那小老婆出的庶子乾的斷子絕孫的缺德事。&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