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頁(第1/2 頁)
方太后以此問昭文帝,&ldo;哀家倒不是懷疑什麼,只是,大理寺卿既與宋家有關聯,很該避嫌。&rdo;昭文帝訝然,&ldo;這有什麼好避嫌的?又不是宋家狀告方家。&rdo;方太后幽幽道,&ldo;當時皇后離宮時對哀家的誤會,難道皇帝忘了嗎?&rdo;昭文帝不以為然,笑道,&ldo;母后多心了,皇后不是這樣的人。&rdo;甭管方太后如何說,昭文帝也沒令大理寺卿去避嫌,還對方太后道,&ldo;待母后放下對嘉言的芥蒂,朕便接她回宮。這幾日未見五兒和小九兒,朕怪想他們的。&rdo;方太后對兒子有幾分瞭解,道,&ldo;白龍魚服的,皇帝萬乘之尊,少出宮的好。若因著去探望皇后被逆黨有了可乘之機,皇后也會心下難安。&rdo;昭文帝笑,&ldo;皇后為母后祈福而離宮,有功之人。朕去瞧自己的皇后,哪裡還用微服私行?光明正大的很。&rdo;方太后心下彆扭,又不知該如何阻了兒子去西山,一想到兒子要去山上看宋嘉言,連飯都吃著不香了。宮裡老孃病體未愈,昭文帝浩浩蕩蕩的出宮看老婆孩子了。宋嘉言笑著將昭文帝迎進屋內,又吩咐宮人將孩子們找回來,宋嘉言笑,&ldo;我也不知道陛下過來,五兒和小九兒出去玩兒了。&rdo;昭文帝笑問,&ldo;若叫人來通傳,朕擔心你又不得安生,索性直接來了。他們去哪兒了?&rdo;&ldo;梁嬤嬤帶他們去看庵裡的菜地了。&rdo;昭文帝打量著宋嘉言住的屋子,嘆道,&ldo;委屈你了。&rdo;&ldo;姑 母本是要將自己的院子讓給我住,姑母是修行之人,我本就擾了她老人家的清淨,哪好再叫老人家移動。而且,我在這院裡住慣了。&rdo;宋嘉言握著昭文帝的手,到院 中指了吐綠的花枝給昭文帝看,&ldo;以往我就是住在這院裡,這些花都是我從山上移栽過來的。初時不得其法,栽了幾回才種活,沒想到如今還在。&rdo;昭文帝一笑,也不再提老梅庵的事,指著一處空地道,&ldo;這一塊地翻新了,嘉言準備種什麼?&rdo;&ldo;五兒今天去瞧庵裡的菜地,那個話癆事兒包,定要嚷嚷著自己種的。&rdo;宋嘉言笑,&ldo;這塊留出來哄她完兒。&rdo;昭文帝哈哈一笑,愈發想念一雙兒女。五兒是個特會煽情的傢伙,回來後,先是跑過去抱著父親的腿一通嚎哭,小孩子聲音的穿透力,不提也罷。宋嘉言直接兩團棉花塞住耳朵,九皇子也伸出小手跟母親要棉花堵耳朵。五兒先一頓嚎,再抽咽著抹眼淚,委委屈屈的小模樣就不必提了,說,&ldo;我還以為再也見不到父皇了呢。&rdo;宋嘉言道,&ldo;不是跟你說了過幾日你父皇就來看咱們了,你又說這樣的話。&rdo;五兒眨巴眨巴水潤潤的大眼睛,粉兒有理的說,&ldo;誰知道母親是不是在哄我啊!&rdo;宋嘉言給她噎死。九皇子掏下耳朵裡的棉球,慢吞吞的喊了聲&ldo;父皇&rdo;,就沒話了。昭文帝多是聽著五兒說著天真逗趣的話,這個年紀的孩子,正是模仿大人的時候,午間用飯時,五兒還會指著自己最喜歡的魚圓對侍女說,&ldo;把這個給父皇吃。&rdo;把個昭文帝感動的夠嗆。吃過飯又說了會兒話,宋嘉言便打發宮人帶著兩個孩子午睡去了,五兒還不想去,生怕一會兒昭文帝會走。昭文帝笑,&ldo;不如你跟朕回宮住幾日?&rdo;他是真喜歡這個女兒。五兒搖搖小腦袋,奶聲奶氣地說,&ldo;父皇在宮裡有很多人陪,我要是跟父皇去了,母親身邊就一個小九,他又很笨,不會說話,母親多可憐哪。&rdo;九皇子白妹妹一眼,&ldo;就你聰明,話癆。&rdo;五兒小小年紀,已分好壞,她最討厭別人說她話癆了。宋嘉言說她話癆,五兒心下都不大樂意,何況小九兒。五兒氣的一搡小九,撅著嘴巴腆著肚子,還伸出胖胖手指戳小九的鼻子尖兒,挑釁地,&ldo;你再說!看我不揍死你!&rdo;九皇子張嘴就咬了五兒的胖手指一下子,五兒哇哇叫痛,忙奪手回來,接著就給九皇子先下手為強的撲倒在地。若不是宋嘉言眼疾手快的把兩人分開來,說不得就得打上一架。昭文帝訓斥九皇子,&ldo;你是做哥哥的,得讓著妹妹。&rdo;九皇子不服,依舊是那幅慢吞吞的模樣,板著小臉兒,&ldo;她胖的跟球一樣,不先下手,哪裡打得過!&rdo;守著兩個&ldo;成精&rdo;的孩子,宋嘉言的生活沒有半分寂寞。倒 是昭文帝走的時候有些難捨,無他,宋嘉言遞給昭文帝一份奏章,柔聲道,&ldo;我雖在山上,也不是聾子瞎子。景惠皇妹來過幾趟,她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