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頁(第2/2 頁)
懂。&rdo;實在太謙虛了。您老若 真是不懂,怎會這般一針見血,直中要害。林隨不敢小瞧宋嘉言,直接問,&ldo;不知娘娘有何吩咐?&rdo;太離譜的事,哪怕抗旨,他也不會辦的。&ldo;監視好太醫署的情況,如果民間有什麼好大夫,只管上報於我。&rdo;這樣的要求,沒有任何過分之處,林隨見宋嘉言沒有別的要求,很痛快的應下。他身為監察司的大頭領,能進宮來面見皇后,自然也有自己的思量。內閣從宋嘉言手裡得到國政之權,林隨幹這一行,對後宮的情況要比內閣清楚些,方太后完全不能與之共謀,宋嘉言主動丟擲橄欖枝,說出的話又這般正大光明,沒有半分令他為難之處,饒是林隨也不禁覺著皇后為人不差。起碼監察司現在對皇后有所用處,他就不擔心會被朝臣壓下一頭去。正當此時,仁德親王上書,請求就藩。內閣幾位都覺著仁德親王很識時務:陛下病重,皇子尚幼,仁德親王正當年輕力壯,又有幾個成年的兒子,這個時候能主動就藩,簡直再好不過了。不過,內閣的幾位老傢伙也明白,仁德親王早該在昭文帝登基的時候便就藩的,之所以留駐帝都多年,皆因方太后所致。如今,方太后還在呢,若是他們準了仁德親王就藩的摺子,還不知那老婆子生出什麼妖蛾子。內閣如何肯沾這一身的腥,因事不能決,索性呈給宋嘉言討主意。宋嘉言看彭老相爺一眼,道,&ldo;太后娘娘鳳體違和,正在休養,仁德親王乃孝子,哪怕就藩也沒有不見親孃的道理。此事,還是回稟太后娘娘方才妥當。我看,不如容後再議。反正仁德親王在帝都住了幾十年,也不差這一會兒工夫。&rdo;彭老相爺扭捏了一下,道,&ldo;依老臣所見,王爺既有就藩之心,臣子本分,沒理由不成全啊。&rdo;&ldo;待太后娘娘鳳體大安,彭相與太后娘娘回稟吧。&rdo;彭老相爺立刻嘆道,&ldo;自古母親溺愛兒子,卻不能為之思慮長遠。仁德親王早該就藩,皆因太后娘娘寵愛親王殿下,強留殿下於帝都居住。&rdo;說著,雖是滿臉的不贊同,卻是一幅慫包相,絕不肯親自回稟方太后此事的。方太后好容易安分幾日,還是不要因此事再生波瀾。宋嘉言道,&ldo;這事,暫且壓下來。&rdo;彭老相爺輕聲道,&ldo;皇子尚幼,藩王壯年,娘娘還需早做打算。&rdo;這老東西……宋嘉言日日守侯在昭文帝身畔,昭文帝已是五十的人了,原本保養的還好,望之如四十許人,如今這一病,髮間多了幾許晶瑩。好在昭文帝生的不差,即使老了,也稱得上儒雅。宋嘉言照顧人精細,每天給昭文帝擦洗身子,翻身按摩啥的,生怕他躺的久了,生出褥瘡來。室內無人,宋嘉言唸叨著,&ldo;做了一輩子的人上人,你病了,真心擔憂你的能有幾個……&rdo;說著嘆口氣,抱著昭文帝翻個身,她自幼習武,力道頗大,昭文帝一個大男人,宋嘉言雙臂就能抱起來。故此,她照顧昭文帝時,從不需要別人幫忙。宋嘉言正嘀嘀咕咕,就聽到外面一陣雜亂的腳步聲,她剛要張嘴斥責,袁忠的聲音已經自外面響起,&ldo;奴婢給太后娘娘請安,太后娘娘千歲千千歲!&rdo;宋 嘉言將被子往昭文帝身上一裹,把人放平,方太后已怒火沖天的進來,那橫眉怒目模樣,上前就要教訓宋嘉言。宋嘉言伸手握住方太后揚起的手,身子隨之一轉,一 個旋身便把方太后送到一畔的太師椅中坐下,宋嘉言道,&ldo;聽說太后娘娘在慈寧宮養病,怎麼有空到昭德殿來了?&rdo;此一時彼一時,若這個時候被方太后打了,她也 不必在後宮立足了!方太后沒打到宋嘉言,更是氣的眼前一黑,怒道,&ldo;你敢對哀家大不敬!&rdo;&ldo;太后娘娘這話,我不明白。&rdo;宋嘉言冷聲道,&ldo;前天我去慈寧宮請安,太后娘娘明明白白的告訴我,您在避痘疹,令我好生照顧好陛下,不必再去慈寧宮。除此之外,我並不知如何對太后娘娘不敬了!&rdo;&ldo;再 者,太后娘娘當初說避痘疹要七天的時間,如今這就出來,我是不怕的,可陛下呢?本就龍體虛弱,說句放肆的話,太后娘娘身份雖是尊貴,卻是母以子貴,陛下是 國之根本,太后再貴重,也貴重不過龍體!太后娘娘是陛下生母,若是不小心把痘疹的病傳到陛下身上,太后娘娘如何跟天下人交待!如何對先帝交待!&rdo;宋嘉言並不 似先時對著方太后逆來順受的模樣,直接質問,&ldo;陛下對太后娘娘的孝心,天下皆知!我是陛下名媒正娶的皇后,就算是大不敬,也得問一問太后娘娘,是何居 心!&rdo;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