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頁(第2/2 頁)
把她的宮人送到帝都府,完全不給她這個太后留一絲臉面,將來若宋嘉言進宮,更是後患無窮。昭文帝本也不想爭執此事,見老孃的注意力已被引到立後一事上,昭文帝快刀斬亂麻,&ldo;這件事到底為止,為母后清名計,何姑姑那幾個朕已命人秘密處置了。母后,嘉言腹中有皇子,請母后行事略為和緩些,那是母后的孫兒,若孩子有個好歹,叫天下人如何議論母后呢?&rdo;宮裡兩母子在為宋嘉言發愁,如今帝都都在議論宋縣君吞風有孕之事。宋嘉言笑了一陣,李睿問,&ldo;我思量著陛下定會再來的,你有什麼打算?&rdo;&ldo;放心,我有辦法。&rdo;吞風有孕的話都放出去了,只要不是傻瓜,全帝都都知道宋嘉言肚子裡是誰的種了。昭文帝尋個空兒又來了西山別院,宋嘉言並不說令人掃興的話,先是好茶好水的招待一番,又帶著昭文帝到了一處寬闊的山水宜居之處,指給昭文帝道,&ldo;我命人把這片地買了下來,以後蓋成別院,離陛下的意園並不遠。&rdo;&ldo;你不願意與朕進宮?&rdo;&ldo;陛 下。&rdo;二人一併坐於暖陽和風之處,宋嘉言望向昭文帝,&ldo;這世上,皇帝與常人是不一樣的。很可惜的是,皇帝與常人接受的是一樣的教育。陛下少時肯定也有跟博 學大儒唸書,學了四經五書、三綱五常。陛下想做明君,想做聖君,就要接受天下讀書人的賢與愚的評判。想成為萬世明君,就要接受他們的評判標準,按他們的意 思去做,按聖人的意思去做。&rdo;&ldo;我觀史書,漢以前,秦時百家爭鳴,儒家只是百家之一,遠未至聖至賢。漢武帝時,獨尊儒術。儒家方被天下人視為聖賢。&rdo;宋嘉言溫聲道,&ldo;不論儒家還是哪家,他們因何而誕生?孔子游歷多國,無非是想為君王所用,而非是君王為他們所用?&rdo;&ldo;帝 王自稱天之子,便是想與凡俗之人區別開來。&rdo;宋嘉言溫聲道,&ldo;為何要以凡人賢愚的方式來評判陛下呢?因我是再嫁之身,陛下便娶不得我嗎?翻開歷史,越往前 看,我愈覺著世界開闊,遠非如今可比。大漢武皇帝的生母便是再嫁之身,大鳳朝武帝皇位自其伯父手上而來,不過二十載帝位,卻塑造了最輝煌最燦爛的年代。漢 武帝時,優倡猶可為妃為後,鳳武帝荒誕之事更是比比皆是。這些事,並沒有阻止他們成為萬世明君。&rdo;&ldo;陛下的顧慮我都明白,我只是 覺著可惜。陛下高居帝王之位,手握天下權柄。想當初,陛下身處險境,逆黨逼至眼前都能面不改色,天子之威令人歎服。&rdo;宋嘉言道,&ldo;我最佩服陛下的是,能時時 將百姓安危置於心上,再如何痛恨西蠻,也沒有因一時天子之怒發動戰爭。戰爭,畢竟不是小事。陛下忍得等得,將來一雪前恥,聖君之名,不論現世還是將來,會 有數不清的後人敬仰陛下英明。&rdo;&ldo;陛下不願娶我,無非是陛下覺著我還不夠份量罷了。&rdo;宋嘉言微微一笑,道,&ldo;我知道陛下,陛下卻 不知道我宋嘉言。在我心裡,陛下不只是皇帝,陛下也是一個偉大的男人,我欣賞陛下的才幹,才會委身於陛下。若陛下是窩囊無能的男人,哪怕您是皇帝,我也不 會遷就。我已經不是懵懵懂懂的小女孩兒了,我跟陛下的第一日就做好了一切的準備。我不令陛下為難,這件事,無非現在新鮮景兒上,人們議論紛紛罷了。我不怕 別人的閒話流言,我若是怕了,就沒有現在。陛下儘管放心,待得十年,不會有人再說什麼。&rdo;&ldo;陛下什麼時侯覺著我配得上陛下的後位了,陛下再來接我吧。若是陛下終無此意,宋嘉言依舊是宋嘉言。&rdo;☆、133晉江原創發表昭文帝喜歡聽宋嘉言說話,聰明解語的妃子有許多,但,唯有宋嘉言的話,似乎總能打動昭文帝心中的那根弦。宋嘉言說,&ldo;我宋嘉言依舊是宋嘉言。&rdo;宋嘉言說,&ldo;我不怕。&rdo;宋嘉言說,&ldo;我不會令陛下為難。&rdo;昭文帝相信,沒有他,宋嘉言也能夠很好的活下來。但是,昭文帝捨不得。這把年紀,說是愛與不愛就有點矯情了,何況這是帝王。昭文帝捨不得,先時久不立太子,難道僅僅是想磨鍊大皇子的性情嗎?昭文帝一直想要一個最優秀的繼承人,縱使皇帝這種生物,也是盼著青出於藍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