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頁(第2/2 頁)
帝一意孤行,群臣不得不讓步,但按群臣的意思,一個二婚婦人聘以妃位也就足夠了。接著,又把宋家的出身拿出來說事兒,寒門中的寒門,就是一嫁,想要做皇后也是白日發夢!更不必提現在了!說到出身,宋榮就不服了,也不知宋榮是從哪個犄角咯拉里刨出來的族譜,硬是把十八輩祖宗安到了大鳳朝戰神宋遙宋大將軍的腦袋上,自稱出身名門,族中歷史淵源流長,只是近來家境隕落,子孫離散,方至此地罷了。秦老尚書不顧兩家嫌隙,親自去宋家勸了宋榮一番,&ldo;先立為妃,日後有福,自然是有福的。何必在此時得罪群臣,得罪天下。&rdo;宋榮十分光棍兒,道,&ldo;我翻遍東穆例律,從未見過不許立二婚女子為後的律法。我家女兒,出身教養都是一等一,既得陛下青眼,便是小女的福氣。&rdo;孩子都有了,能給女兒爭來後位,為何要屈居妃位?就是皇貴妃之位宋嘉言都不放在眼裡,何況尋常妃位?秦老尚書嘆息著告辭。秦宋兩家自從婚事掰了後,就形同陌路了。秦老尚書多麼敏銳的政治嗅覺,他家孫女在宮為妃,又育有皇子。一旦宋嘉言為後,肚子裡再生下皇子出來,就是正經的中宮所出皇嫡子,名正言順的皇位繼承人。何況,先時婚事之事,仇早結下了。不管怎麼說,絕對不能坐視宋嘉言登上後位!否則,秦宋兩家的關係,萬一宋家坐大,秦家就是不死不休的格局了。不僅朝臣聯名,便是宗室也對此反應不小。仁德親王妃李王妃在慈寧宮就跟方太后說了,&ldo;宋氏女視承恩公府為仇家,一旦宋氏女為後,將來承恩公府當何去何從?再者,就她這身份……以後叫承恩公府的臉往哪兒擱呢。&rdo;原本皇帝的舅家侄媳婦,不知用了什麼齷齪手段,勾搭了皇帝,做個妃子都是上輩子積德了。如今回了家,李王妃心結難解,對丈夫道,&ldo;切不可叫那妖精得逞!&rdo;仁德親王嘆,&ldo;要說容貌,宋姑娘還真擔不起妖精的名聲來。&rdo;說到這個,李王妃就想吐血。明明相貌不咋地,倒是頗有手段惑上,宋嘉言連昭文帝都能搞到手,何況秦崢這種自幼一起長大的傻小子。如今一思量,也難怪秦崢對她念念不忘了。多說無益,李王妃再次叮嚀道,&ldo;王爺一定好生勸一勸陛下。&rdo;仁德親王反是道,&ldo;你以後去宮裡,多勸勸母后。我看,皇兄大概是認準了宋姑娘。&rdo;聞此話,李王妃險些沒厥過去,皺眉,&ldo;這怎麼成?&rdo;&ldo;有什麼不成的?宋姑娘出身行事,足可以擔得起後位。&rdo;仁德親王道,&ldo;做皇后,出身雖重要,也不是非名門之女不可。&rdo;關鍵,孩子都有了。宋嘉言性情之沉穩,仁德親王是見識過的。&ldo;出身不重要?難道叫個二婚的婊\子去做皇后,以後你對著她能行下禮去麼?&rdo;仁德親王皺眉怒斥,&ldo;噤聲!那是皇子之母!&rdo;李王妃一時心急,口不擇言,眼圈兒都急的紅了,哽咽道,&ldo;莫不是王爺不知道,女兒的婚事是怎麼來的?女兒跟女婿失和,就是宋嘉言搞的鬼。一個大姑娘孤零零的住在山中別院,誰知道孩子是怎麼回事?如今還敢圖謀後位,日後若她得勢,一家子老小還要不要活命了?&rdo;仁德親王道,&ldo;若當初沒有圖謀秦家親事,宋姑娘跟秦崢成親,也不會有後頭這些事了。就是女兒,豪門大戶的嫁進去,也吃不了這些委屈。&rdo;時至今日,李王妃也不是不後悔,但,後悔有什麼用?世上有賣後悔藥的嗎?李王妃咬牙切齒,&ldo;定不能讓她如願以償。&rdo;仁德親王長嘆一聲,沒有說話。方 太后將在帝都的王妃、公主、郡主等貴女都請到慈寧宮,連帶宮妃,戚貴妃告病未到,秦淑妃想到宋嘉言要進宮,已是不大安穩了。宋嘉語小病了兩場,坐在下座都 無精打彩。麗妃年老色已衰,但,侄兒媳婦要進宮為後,只要一想到這事兒,就夠糟心了,故此面色亦不大好。餘者妃嬪,不過隨大溜兒而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