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頁(第1/1 頁)
&ldo;一個皇帝,文才武學都要懂,但也不一定要做到文能安邦武能定國,皇帝都做了,還要臣子幹什麼?&rdo;康熙道,&ldo;我大清至朕,已經是四海昇平,朕不選他,是因為他太過涼薄。父母妻兒,說棄便棄。當年,你的皇瑪法,何嘗不是如此?在他們心中,帝位永遠不是最重要的。可是祖宗將這江山交到朕的手裡,朕便要選一個最好的繼承人傳下去。這麼多年,你從未讓朕失望。&rdo;&ldo;皇阿瑪謬讚了,這許多年,兒臣實在沒做什麼。&rdo;太子低聲道。&ldo;朕知道你的辛苦。&rdo;康熙語重心長道,&ldo;朕今天的話,你要記住,不論怎樣,菲律賓亦是我愛新覺羅氏後人為王,一個皇帝,要有容人之量。胤禔是個魯莽的,要是早些知道……咱們派軍隊幫胤禟一把,這塊地方也不會任胤禟稱王,只是如今他既然敢派使臣,便是已經坐穩了江山。胤禟做事,萬無一失,太晚了。&rdo; 百態九阿哥胤禟做了國王的訊息隨著三月的春風吹遍了紫禁城的每個角落,當天紫禁城中貴婦最熱門的話題便由康熙的萬壽節變成了國王胤禟的點點滴滴。最高興的莫過於宜妃,胤祺胤禌兄弟,當然還有九貝勒府的諸人,自從九阿哥走後,九貝勒府就門可羅雀了。董鄂氏正在府裡帶兒子呢,一道聖旨下來,她成親王福晉了,還是鐵帽子親王福晉。又一打聽,嗬,胤禟在外頭混成國王了。董鄂氏抱著兒子狠狠哭了一場,丈夫剛有回來的信兒,兒子又要進宮,她這是過得什麼倒黴日子啊。胤祉離開養心殿時已經是傍晚,西方的天空已是夕陽映晚霞,絢爛的近乎妖異。霞光似一層薄紗,將整個紫禁城都籠在其中,大阿哥堅毅的臉龐讓人看起來多了幾分柔和,柔和的近乎憂傷。胤祉邁著方字步,不急不徐,朝靴踩在青石板上,卻沒有發出任何聲音。胤祉從小便重文輕武,大婚後應酬交往更多,長久便養出一身肥肉,走起路來下盤很穩,可是比較慢。恰好,向來雷厲風行的胤禔走得也不快,兩人便走到了一起。&ldo;大哥,眼瞅著小九兒要回來了,他得封鐵帽子王也是一大喜事,要不要備些賀禮?&rdo;胤祉笑問。&ldo;如今他今非昔比,皇阿瑪不過是看著貝勒銜兒不大好看才封的鐵帽子王,&rdo;胤禔笑得模糊,&ldo;別今天送禮,明天御史臺給扣個結交外蕃的罪名就成。再說,我跟他打小就不對付,他做國王是他的本事,我也犯不著巴結他。&rdo;胤禔說話永遠這樣直接,不加掩飾。他並不生胤禟的氣,胤禟能捨了京城的一切,單槍匹馬的賺個國王回來,這是他的本事,胤禔不服不行。胤禔只是覺得心灰,他已經明白,毓慶宮即使沒有太子,下一個入主毓慶宮的人也不會是自己。心灰,不只他一個人覺得心灰吧。作為一個皇子,有一個英明的爹,那是前世積德。如果再有一個同他爹一樣英明的兄弟,那就是今世造孽。胤禟本身沒有任何錯處,即使胤禔一直厭惡他,胤禔也知道胤禟是個有本事的人。三阿哥胤祉在禮部兢兢業業的當差,禮賢下士的結交那些酸儒時,胤禟已要在桃花塢寫他的曠世明著。胤禔在噶爾丹刀槍血箭裡拼殺出郡王爵,胤禟已在海外稱王。八阿哥胤禩在理藩院八面玲瓏的周旋,連裕親王都讚一聲,&ldo;八阿哥心性好,不務矜誇&rdo;,這樣溫文儒雅的老八,只能在理藩院同胤禩的使臣打交道。胤禔嘆口氣,與太子的爭鬥以這種奇異的方式結束了。&ldo;大哥,弟弟先回去了。&rdo; 胤祉的話將胤禔拉回現實,夕陽西下,他們已到宮門口,胤禔點了點頭,輕聲道,&ldo;三弟好走。&rdo;宜妃接到了加封貴妃的聖旨,先到太后宮謝恩,宜妃回到自己宮裡,又接待大大小小的妃嬪貴人。宮內原來份位最高的便是佟貴妃,如今宜妃加封貴妃,再進一步。可是當自己期待已久的東西真正到了手裡,宜妃並沒有想像中的開心。現在,對她而言,宜妃與宜貴妃並沒有什麼差別,她最重要的身份,是胤禟的母親。宜妃並沒有炫耀,她脾氣爽俐,可也並非一無所知的愚婦,待人更加和悅起來。胤禟已經成為蕃邦國王,與儲位再無牽舍,她何不安享尊貴,有這麼一個兒子,誰還敢虧了她去。宜妃收斂了風頭,溫和的德妃娘娘也一心念佛,如今掌管六宮的已經是賢良德淑的太子妃。十四阿哥去給德妃請安,帶著兩個大黑眼圈兒,眼睛卻是閃閃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