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頁(第1/2 頁)
安葵女官為紫鳶公主翻譯了,紫鳶公主年幼的臉上露出一抹厭棄的神色,揚高下巴道,&ldo;如今我的父王才是西藏的王,青鸞也不再是公主了。如果青鸞不是公主,你們的皇帝還會依舊喜歡她嗎?&rdo; 安葵女官較紫鳶公主精明太多,並未直接翻譯,反是勸紫鳶公主道,&ldo;殿下,王只是身體不好,您的父親攝政而已。這樣的話傳到青鸞公主的耳朵裡,或許並不太好。&rdo;紫鳶公主撇了撇嘴,她似乎對安葵有著非同一般的信任,聽從了安葵的勸告。不過,仍有幾分不服氣的對安葵道,&ldo;那你告訴他,我才是西藏最尊貴的公主,青鸞遠遠比不上我的。&rdo;安葵對章戍道,&ldo;我們公主非常牽掛青鸞公主殿下,若是使臣方便,請為我們公主帶去對青鸞公主的問侯祝福。祝願青鸞公主身體安康,萬事順遂。雖然我家公主與青鸞公主不得見面,但是我家公主未一日稍忘姐妹之情。&rdo;&ldo;是,紫鳶公主姐妹友愛之心,小臣必定帶到。&rdo;章戍不動聲色,但心裡已經起了驚天波瀾,西藏定是出了大事情。安葵是個很聰明的人,不過是敷衍著紫鳶公主胡亂翻譯了幾句。在章戍的心裡,倒是這位安葵女官比這位紫鳶公主聰明瞭許多。章戍自紫鳶公主的帳子裡出來,遇到陳敬忠。陳敬忠有些詫異,&ldo;紫鳶公主找你?&rdo;&ldo;公主殿下與我朝青貴妃是姐妹,宣小臣過去,希望小臣幫公主殿下向貴妃娘娘問好兒。&rdo;章戍道。陳敬忠比章戍更瞭解紫鳶公主,小丫頭從身體到智商都沒有發育完全,就陳敬忠的瞭解,紫鳶公主對於她嫁到天朝去的青鸞公主姐姐十分嫉妒,所以章戍說,紫鳶公主是讓章戍為她代好兒給青鸞公主,陳敬忠頗有幾分懷疑。章戍微笑讚歎道,&ldo;兩位公主殿下實在姐妹情深。&rdo;他明白陳敬忠的多疑,誰家後院兒放著紫鳶公主這麼一位沒什麼智慧的女人,都要多疑了。只是他若是解釋,反而更是平地無銀三百兩了。故此,章戍並不多說,憑陳敬忠的聰明,自然會去細查,介時便知他的清白無辜了。與陳敬忠客氣幾句,章戍回了自己的營帳。如章戍所料,陳敬忠是個謹慎的人,再者,紫鳶公主既嫁到了草原上,陳敬忠就有監視她的法子。得知章戍並不通藏語,全靠安葵翻譯,再詳細問了安葵翻譯的內容,陳敬忠方放下心來。陳敬忠吩咐安葵道,&ldo;既然紫鳶公主惦記青鸞公主,一會兒我收拾一份禮物送過來,你送去給天朝使臣,就當是紫鳶公主送給青鸞公主的禮物吧。&rdo;安葵應是。章戍在韃靼人的歡送中帶著浩浩蕩蕩的馬匹回到了天朝的國土上。平陽侯還親自見了章戍一面,先擺酒燒菜的極為豐盛的招待了章戍等人一回,平陽侯才進入正題,笑道,&ldo;章大人出使韃靼,久不見歸來,老夫還有些擔憂。如今看來,章大人是滿載而歸,東西多了,自然耽擱了行程。&rdo;章戍笑謙道,&ldo;離陛下的要求還遠的很,臣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了。再者,此次韃靼人識趣,也是侯爺前線一戰得勝,大軍勝了,下官這等賣弄口舌之輩,說話才有底氣!&rdo;讀書人拍馬,就是格外討人開心,平陽侯哈哈一笑,老祖宗常免費給人家韃靼人東西,就盼著人家安分。如今還是頭一回,咱去要東西,還要回來了,五千匹馬雖然不多,兆頭兒是好的。平陽侯笑道,&ldo;章大人謙遜了,也就是章大人去,若是換了老夫,哪能要得這麼多馬回來?&rdo;章戍心裡也有微微的喜悅,這趟出使並不容易,韃靼人粗野無教化,他原想著能平安回來就不錯了。幸在如今國力強盛,他身為使臣也能保得尊嚴,再帶回五千匹馬,還算有功。平陽侯又跟章戍打聽,&ldo;不知道這五千匹馬,章大人是打算帶回帝都,還是怎麼著?&rdo;馬維跟著為章戍分憂,&ldo;章大人,不是我說,您這一路是回帝都,沿途都是大街小巷、大城小市的走,五千匹馬在草原西北不顯什麼,就是到了帝都,哪裡有這麼大的地方放呢。&rdo;這話是騙鬼呢,五千匹馬完全不意外,帝都駐軍多達數萬,若是給永寧侯,永寧侯不知道怎麼高興呢。章戍一笑,&ldo;原來侯爺與世子是在打這五千匹馬的主意。下官聽說,六月陛下剛剛從西南鎮南王府買了兩萬五千匹馬給西北,再怎麼著,西北也不能少了馬的呀。&rdo;馬維推心置腹的與章戍叫苦道,&ldo;不瞞章大人,兩萬五千匹馬,也不是隻給我甘肅的,是甘肅、宣府、大同、遼東,四方均分,每處也就六千匹。章大人最瞭解韃靼,多是騎兵。若是想戰勝韃靼人,非騎兵不可!章大人,如今陛下正在全國征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