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公孫瓚開戰袁紹(第1/2 頁)
公孫瓚得知後大怒,將其一切怪罪於袁紹身上,便與其決裂,舉兵攻打袁紹。
得知訊息的袁紹,召集麾下謀臣商議。
“公孫瓚威震黃河以北,冀州各郡一見公孫瓚攻打,全都聞風而降。”袁紹陰沉著臉,詢問道:“我該如何做?”
許攸起身道:“主公,依我之見,應立即部署大軍,與公孫瓚開戰。”
“主公不可,許攸真乃匹夫之見。”審配站出反駁道:“我等與公孫瓚為盟友,公孫瓚之所以出兵,是因為其弟死於陽城。我們可以予其些好處,便可時期退兵。我等先以剿滅黑山賊為重啊!”
袁紹聽聞點了點頭,他目前應對冀州內的黑山賊,並不想與公孫瓚現在開戰。
“主公,審配之言,真乃書生之見。”許攸面色一變,黑山賊不過癬疥之疾,隨時可以派兵鎮壓。
但公孫瓚卻如同一隻猛虎,驍勇善戰,不趁其未做大時除去,恐有大禍。
“子遠請說。”袁紹看向他
“啟稟主公,公孫瓚有三點必除之患。”許攸拱手說道。
“其一,公孫瓚對我冀州野心勃勃,意圖吞併。其二,公孫瓚之弟公孫越死於與我軍交戰之中,公孫瓚定然不會善罷甘休。其三,公孫瓚與袁術暗中勾連,心懷鬼胎。由此三點,理應將公孫瓚儘早除去,以免成為心腹大患。”
袁紹聽聞,眼珠子一轉,也覺的有理。
“主公,許攸此乃誇大其詞。”審配拱手繼續說道:“臣認為,應先解除內患,在舉全州之力,一舉攻打公孫瓚,奪其幽州。此為攘外必先安內,治國必先治心啊!”
袁紹捋了捋長鬚,覺得審配言之有理。
“主公,審配此乃鼠目寸光。”許攸怒斥道:“剿滅黑山賊,只需派一員大將,萬餘甲士,便可平定。而公孫瓚如今佔據幽州,正向青州、冀州方向發展,不可不防啊。”
袁紹捂著額頭,他聽著二人的爭吵,一時間不知作何決斷。
隨即將目光落在一旁,一直未開口的田豐身上。
“元皓,你覺得該如何行事?”袁紹詢問道。
“主公,在下贊同審配所言。”田豐站起拱手道。
田豐與審配皆是冀州名士,他們自然要合力反對許攸這個外來者。
“主公,田豐所言誤國誤民,愚夫短見,不可輕信啊!”許攸連忙道。
袁紹淡淡掃了他一眼,如今局勢二比一,他已經做出決斷。
“來人。”袁紹開口道:“通知公孫瓚,吾願拔擢其從弟公孫範為渤海太守,以求消除誤會,倆家重歸於好。”
許攸見袁紹已經下令,只能子然長嘆一聲,退下。
遠在汝南的袁術見,公孫瓚與袁紹打起來了。
連忙派人向公孫瓚送去一封信,想要與其結為盟友,一起制衡袁紹。
信描述了對公孫越身亡的哀痛,又言要將袁紹踢出族譜,從此不再是袁氏子孫,同時也言明瞭二人結盟的種種好處。
另一邊,屯駐廣宗城的公孫瓚,在收到袁術的信件後,也欣然同意二者的結盟。
二人一個在北邊,一個在南邊,中間隔著冀州與兗州,暫時二者並無利益衝突。
而且剛好可以對袁紹形成兩面包夾之勢,這會使得袁紹忌憚,不敢全力出兵,這樣對他佔據冀州,有著極大的幫助。
之前袁紹派人求和,讓他的從弟公孫範為渤海太守。
公孫瓚並沒有直接回復罷兵,但這段時間內,他的確在沒攻擊袁紹的城池。
並非是他真的想與袁紹緩和,而是有便宜不佔,那不腦殘麼。
既然能夠不費吹灰之力得到渤海郡,待公孫範一到領地,便會立即倒戈。而公孫瓚也會繼續攻打袁紹。
野心勃勃的公孫瓚,不僅把目光停留在冀州,同時也對兗州起了心思。
之前袁紹、公孫瓚都與兗州劉岱有姻親,當時他們互幫互助,袁紹把自己的家眷安置在劉岱的治所,而公孫瓚也派部下的從事範方率軍協助劉岱。
於是公孫瓚傳信,要求劉岱斷絕與袁紹的來往,並幫助他一起攻打袁紹。不然,待他滅了袁紹,就要攻打劉岱。
得到訊息的劉岱,一時之間不知如何是好,連忙詢問自己的屬下。
別駕王彧開口道:“主公不如尋訪名士,聽取他們的意見。”
“我該尋求何人?”劉岱詢問道。
“如今郡內,剛好有一人。”王彧拱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