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末代堂主的胸襟(第1/2 頁)
中國人慶祝的方式少得可憐,只有一種,那就是大吃一頓;如果碰到特別高興的喜事,那就是狠狠地大吃一頓。
粟子瑩看著小齊雀躍的神情,也放下了一些壓力。
放鬆下來的粟子瑩,小手一揮,“今晚吃中餐,粵江春或者同心樓,你們選!”
“我選粵江春!”小齊半點都不帶停頓的,直接就點了:粵江春嘛,肯定是粵菜沒跑了。
這姑娘可能不是很清楚,國外的粵菜有多難吃!
閩粵一帶的人,在海外生活的久了,他們經營的粵菜已經被改良出八大菜系之外了。
考慮到這姑娘是第一次出國,不清楚也正常。
為了不浪費粟子瑩的經費,劉廣林還是提醒道:“這個粵江春燒出來的菜,是不在八大菜系之內的。你要不再考慮一下?”
粟子瑩眉眼帶笑地問劉廣林,“你這是第一次出國吧,這家粵江春你根本沒去過,你是怎麼知道這些的?”
“稍稍推理一下,一個大概結果總是能知道的!”
小齊這會兒是真心不服氣:就這麼點資訊量,一個餐廳的名字而已,你就能推測出這家的菜做得好吃還是不好吃?
你就吹吧!我還不信了,我和你之間的差距有這麼大!
但很可惜,人和人之間在智商上的差距,有時候就是這麼大。
“嗯!”粟子瑩很是讚許地點頭,“這可不是‘稍稍推理’就行的。雖然要考慮的因素有很多,但最終,還是逃不過一個文化衝突融合的結果。
毫無疑問,我們的飲食文化在西方人的飲食習慣面前,不得不一改再改。
小齊,這家粵江春我吃過,不難吃而已,做出來的菜真不在八大菜系之內了。”
譚明明看著這個三人的小團體,既上下分明,又緊密團結,心中很是羨慕:因為工作特性,這樣的同事關係可能是她這一輩子都無法親身體會的。
粟子瑩餘光掃過譚明明眼角那有些羨慕的笑意,說道:“外出的建議,我們還是聽聽專家的。小譚,晚上我們去哪裡吃?
別給我省錢,這一趟經費很充足。”
譚明明謙虛了一句,“我哪裡是什麼專家?!不過聽老同事說的,同心樓很不錯,不但安全,而且味道也是一絕。”
“那就全團出發同心樓!”粟子瑩看向劉廣林,“把你姐夫喊上,這幾天一直在忙著公事,還沒有感謝他。”
劉廣林當然知道,粟子瑩真是這麼想的,但,這也不妨礙他要求卓毅把碧蓮商務車開出來。
有個車,要安全很多,尤其是在紐約的晚上。
同心樓據說和舊金山的洪門有點關係,這是譚明明故作隨意地告訴粟子瑩時,被劉廣林聽到的。
沒辦法,築基五層的半仙,耳力就是這麼強。
從外表上看,同心樓的裝飾和香江的大多數酒樓如出一轍,甚至連酒樓門口都擺著一對高大的石獅子。
不過,劉廣林對此並不是很在意,儘管洪門出過不少的好漢,但也出過敗類,所謂良莠不齊,正是如此。
他並沒有什麼結交誰的心思。
譚明明找來同心樓的經理,準備要一個大包間,畢竟有好幾位女士,還都是年輕漂亮的,萬一有酒客耍酒瘋呢?
經理是一個典型的廣東人,精瘦,帶著眼鏡,和譚明明解釋,今天有貴客包了二樓,包間是真沒有了。
這倒真有點乘興而來,敗興而歸的意思。
眾人正準備換一家,比方說,三公里外的粵江春,這個時候肯定是有包間的嘛!
就在這時,從樓上走下來兩個華人,一個高高壯壯的青年,圓寸頭,讓頭頂上的刀疤不是那麼猙獰。
走在他身後的,是一個矮壯的三十來歲光頭,笑容滿面的,看著和善極了。
看到這個光頭漢子,劉廣林的眼神微微沉凝了霎那:這個人他知道,舊金山洪門末代堂主周國雄。
一條不錯的漢子,一個可惜掉的人。
一個在將來會被米國聯邦陪審團,判處兩個無期徒刑,2900多年監禁的漢子。
算算時間,現在正是他要被第三次關進監獄的時候。
不過,這些和劉廣林沒有關係,他不想管也不會管,管不過來。
但,所謂機緣根本不在人的控制之下。就劉廣林這個風姿儀表,不管走在哪裡,都是最醒目的一個。
周國雄下樓的時候就看見他了,心生好感的同時,看到他們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