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江山代有人才出(第1/2 頁)
林副主任在作檢討的時候,李主任又翻看了一遍會議記錄,這次他是有目的去看,專找劉廣林發言的記錄看。
看完之後,他不得不承認,江山代有人才出,真是一句鐵打的真理。
劉廣林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就把所有堅持搞一刀切私有化的傢伙,在法理上的支撐點摧毀了。
很簡單,在完全私有化的西方,尚且有不能解決的經濟危機問題,就說明私有化不是萬能的,起碼不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既然大家都知道一刀切的私有化有問題,為什麼還要拼命推進?
根本原因,就是很多人在看到西方的繁華和強大之後,對黨的原則和國家的制度失去了信心嘛!
這是個很大很嚴肅的問題!
如果中辦真的是這種態度,他這個體改委的主任都要出來承擔責任。
李主任不害怕出來承擔責任,他這個年紀的人,經歷太多,有著常人所沒有的擔當。
他在乎的是,這樣一搞,是不是又有倒退到搞閉關鎖國那一套的風險。
改革開放的局面來之不易啊!
這個問題,讓他深感憂慮。
至於接下來劉廣林在針對科技部的這個房副部長身上出言不遜,甚至直接犯大忌地給戴上犯罪的大帽子,都是小事。
是不是犯罪,總是要查一查的嘛!
所以,在林副主任作完檢討之後,李主任開始詢問房副部長,連響集團私有化改制的目的是什麼,造成鉅額虧損的具體原因是什麼,造成虧損的原因是不是和企業體制有直接關係等等,一系列的問題。
房副部長的所有回答,都會被記錄下來;不出意外的,下午審計署的人一定會進場審計。
協助審計署的,自然是反貪局的檢察官,只要是賬面上出現不符合常規的數字,調查這個數字出現的原因,就是反貪局的事情了。
這樣一套審計下來,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必定會出問題,區別不過是問題的大小而已。
當然,如果在這種嚴苛的審計下,這家企業還是沒有半點問題,那才是出了大問題。
要麼是審計的一方出問題了,要麼是反貪局這一方出了問題。
所以,面對李主任詢問的這些具體問題,房副部長一概以不瞭解具體情況為由,全部推開。
面對這種典型的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傢伙,李主任的耐心有限。
“也就是說,你在完全不瞭解連響集團的具體經營情況下,就在推進連響集團搞私有化改革?”
這是個要命的問題,對於房副部長來說,如果他回答的不好,就不是能不能全身而退的問題了。
回答“是”,你怎麼解釋這其中沒有經濟利益的交易?
回答“不是”,那你剛才為什麼不回答那些具體的問題?
房副主任感受到了濃濃的危機,這危機讓他產生了窒息一般的頭暈目眩。
在李主任冰冷的目光裡,他蠕蠕喃喃,“這個,我是,是在沒有完全瞭解,對,是在沒有完全瞭解具體情況之下,做出的改制決定。”
李主任很失望,這就是我黨的高階幹部,怎麼怯懦成這一副樣子?
相比較房副主任的怯懦,李主任更欣賞劉廣林的桀驁,這才是敢於鬥爭的好乾部!
李主任仔細回憶了下房副主任的經歷,最終把他的怯懦理解成是在文革期間被打怕了,落下的心理陰影。
既然經濟上的情況搞清楚了,那麼現在就是要搞清楚,劉廣林為什麼不認為連響集團是高科技企業的原因了。
“小劉,你來說一說,你是憑什麼來認定連響集團不是高科技企業的?”李主任的神情很嚴肅,“要有理有據。”
劉廣林看著李主任嚴厲的眼神,神情泰然自若,起身說道:“近四年來,特別是連響集團涉足微型計算機組裝業務之後,明顯的從‘技工貿’轉型成為“貿工技”。
甚至在最近兩年裡,這家企業已經徹底放棄了‘技術研究和工業製造’領域,成為一家徹頭徹尾的貿易公司。
這一點,可以從他們的資金往來上查的清清楚楚。
我甚至敢在這裡說一句,連響集團的微型計算機裡面,沒有一顆電容、一根電線是他們自己生產的。
就連機箱上的螺絲都是找小五金廠家訂購的。
我在這裡需要提請大家注意的是,這家企業在最近四年裡,浪費了國家近五千萬米金的寶貴外匯,用來購買國外低端的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