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人事就是人勢,無人也就無勢(第1/2 頁)
劉廣林路過樓玉成辦公室時,看到他辦公室的門是緊閉著的,不由得心中一沉:看來樓玉成並沒有向粟書記做檢討啊!
等到劉廣林坐定,小齊泡好了茶,粟子瑩這才開口說道:“南橘北枳啊!我看他在文峰區搞得有聲有色,沒想到,在經開區居然會水土不服。”
她沒有直接提樓玉成的名字,但她相信,劉廣林是知道的。
會後,樓玉成來找她談話,雖然表面上是在解釋他這麼做的原因,實際上是一直在維護他自己經開區主任的權力。
既沒有道歉認錯,也沒有反躬自省,更談不上認識深刻的檢討了,還真是一位“拗相公”啊!
劉廣林原本不打算加以評論的,但,考慮到兩人畢竟是校友;而且,自己可能是粟子瑩為數不多的,有私交的朋友了,一點都不說也不合適。
“別的方面不提,他不是一位合格的繼承者。粟書記,你也好,我也好,都不可能在經開區待太久的。
鐵打的單位流水的官嘛!”
“合格的繼承者嗎?!”粟子瑩苦笑著搖頭,“我現在總算是明白了,幹部人才培養的重要性了。
怎麼啦?萬書記對你那邊另有安排?
可你這忽上忽下的,根基不穩啊!”
說到這裡,粟子瑩停頓了一下,點撥了一句,“廳級幹部做的事情需要勢,沒有人就沒有勢。”
劉廣林知道,她這麼說的根源就在於,自己這麼上上下下的,積累不了人脈。
也是,你在一個單位連半年都待不滿,還談什麼積累人脈,發展自己的勢力?
但,目前經開區的這些人還真入不了他劉廣林的眼。所以,也就無所謂了吧!
等自己升任正處主管一方了,可選擇的面要比現在廣得多,多時候要做點什麼都還不晚。
念頭轉到這裡,劉廣林對粟子瑩笑著說道:“不主政一方,不在組織部門工作學習,其實在哪裡好像都差不多。”
粟子瑩給露出一個不以為然的眼神,不過她也沒有繼續在這個話題上深入下去,轉而談起了二棉廠的改制。
“這樣的改制侷限性很強,並不是可以複製的模式。”劉廣林說的很直接,“要是二棉沒有牛長水這樣的廠長,也就沒有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盤散沙的局面,哪怕是改制成功了,這樣的企業也會很快倒閉的。
和‘張賣光、李賣光’們比起來,不過一個是把包袱甩給社會,一個是讓包袱自生自滅而已。性質上區別不大。”
“重新建立新的領導班子呢?”粟子瑩的應對直接有效,“這樣的國營大廠,都是有著成熟的黨組織基礎的。”
雖然劉廣林依舊不看好,但,怎麼說都要比直接扔到社會上不管強。
“這樣的話,財務監管就要做到位了。最起碼也要做到三級財務,並且要財務公開。
但,你知道的,政府部門在精細化管理上,天然處於劣勢。”
粟子瑩認真的思索了一會兒,也沒有再說什麼,而是吩咐小齊,通知經開區所有在家的科級以上幹部開會,會議內容暫時保密。
唉,看這個架勢,粟書記也感受到了維穩工作的壓力了。
維穩會議上,粟子瑩提出了劃分片區,責任到人,嚴防死守的要求。
維穩形勢最為嚴峻的二棉廠,粟子瑩派出了自己的左右手劉廣林,連一些平時上訪次數稍多一些的街道,她都一一安排上精兵強將。
其中,因為集資建房的建房款被貪汙掉,導致上訪不斷的塔子河街道,粟書記直接派出了自己的秘書小齊坐鎮。
樓玉成看到大家都被劃分了責任片區,唯獨自己的責任片區粟子瑩提都沒提,不由得心中發苦:看來粟書記對自己的解釋不認可啊,這是要直接放棄自己了嗎!
但,還是要自救一下的。
作為正處級幹部,樓玉成其實不缺應對手段,“粟書記,既然大家都忙起來了,我作為經開區的主任,閒著也不合適。
這樣吧,我來聯絡港工集團,負責港工那邊的維穩秩序。
一來可以和港工集團拉近距離,二來也可以給港工集團帶去一些維穩經驗。”
樓玉成的這一番發言,沒有人可以駁斥,連粟子瑩也不能。這是他身為主任的天然權利。
粟子瑩聞言點頭,臉色也和緩了一些。他能主動作為起來,最起碼,還是有一些幹部氣量的。
儘管港工集團只是在業務上和經開區有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