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以後艱難了(第1/2 頁)
經過這幾年的反覆試驗嘗試,長鶯又發現了個空間的便利可以利用。
那就是曬乾的乾果,裡頭只要有足夠的空間,就能借用空間的能力,把乾果仁直接從殼裡取出來。
自那以後,長鶯就愛上了留守家裡的活動,不過因為這幾年養的羊實在太多了,偶爾還需要她的協助。
為此長鶯也擁有了她的小皮鞭,現在也是趕羊的一把好手了。
自從挖掘出來這個去殼功能,為了把一給空間裡的橡子去殼,長鶯那叫個費盡心機啊。
每天出發前磨磨蹭蹭的走在最後,就是為了爬上柴棚頂中央,放些橡子曬著。
至於為什麼不攤在院子裡,那也是因為擔心哪天有人進家裡,或是老媽心血來潮要回家一趟,那可就露餡了。
這反季節的新鮮橡子鋪了一地,要是被外人發現那就更驚悚了。
她寧願麻煩點,少量多次的保險一點為好。
按慣例等羊群吃飽後,都是穿過果林這趟路回來,這樣果林的落下的那些還沒腐爛的果子,也能被羊二次利用。
這也就意味著除了蔡勤家的羊,自家的羊就是第二到家的。
每當這時長鶯就很自然留在家裡,她就會立馬把曬的蹦乾的橡子收進空間,再利用空間迅速地給橡子褪殼。
褪下的橡子殼,毀屍滅跡就容易多了,隨便找個地,利用空間把土收起來,轉念之間就可以造出來一個坑,把橡子殼掩埋就行了。
每到橡子成熟的時間,為了優先把空間堆滿,長鶯帶回家的橡子果都少了大半,為此被蔡春妮打趣長大了些,竟然長心眼了。
結果就是長鶯一半的空間都堆滿了橡子仁,並著這些橡子仁不散亂的是一層,碼到天花板上的木柴牆。
緊貼著木柴的是一塊長寬高,大概在2.5×2×3的不規則大石頭,這是她用來防身的。
還有一大堆堆到天花板去的鮮嫩薺菜,隨後就是幹蘑菇,幹木耳,再就是這些年偷摸昧下的紅薯,土豆,板栗,麥子,稻穀,豆子,各式蔬菜瓜果。
就連油鹽這些也昧下了一些,依次是一小木碗豬油,一碗鹽,一碗醬油。
裝水的容器變成了一箇中間凹進去的大石頭,勉強算是一個石缸吧,足足能裝下兩桶水。
至於兩個裝水的葫蘆,現在裝的是滿滿的鮮羊奶。
還有那些果乾,糖果、野果子、鳥蛋、雞蛋、針線或是些種子那些分量少的東西,都用乾淨的泡桐樹葉分包起來。
剩下邊邊角角塞也沒浪費,滿了各種野菜或是羊喜歡吃的牧草。
最後就只剩兩個平方的空間留著備用。
看著這滿滿當當的空間,長鶯的安全感爆棚。
蔡春妮挑著兩捆柴火路過羊群時,就看到長鶯望著羊群在發呆,時不時還詭異的笑幾聲。
頓時滿頭的黑線,突然有點擔心孩子是不是被她給拘傻了。
想著長鶯除了跟擁軍或是小語玩一會兒外,也沒個玩得好的小夥伴,剎那間有點心虛。
心思突然一動,隨後又搖頭甩開這個想法。
長鶯現在滿打滿算也才六歲半呢,不說上下學的路上安不安全,就是學校也不會收這麼點大的孩子。
這麼想著蔡春妮還是覺得不要讓她閒著的好,回到家後把建軍淘汰掉的二年級語文課本帶上。
長鶯看著老媽手裡的那本繁體字課本,嘴角一抽,看來哪個年代都不缺雞娃的父母。
重點是老媽的教育方式堪稱簡單粗暴,直接上來就是背課文,背好後就讓她開始指認這些字,不認識的就拿著小棍在地上描著寫。
最痛苦的莫過於她不想被認為是天才,就要裝傻充愣,大半的時間居然是用來記,她在老媽面前“認識了”多少字。
就這麼憋憋屈屈的學習了半年,長鶯總算是把老媽會的全部學到手了。
就算是這樣,長鶯也被迫在老媽面前戴上了個能考狀元的光環。
好在老媽不是那種喜歡在外頭炫耀的人,不然她能考狀元頭銜要是傳出去了,將來又考不上的話,那得多丟臉啊。
老媽不知道她可是知道的,未來十年那麼亂,考大學都是要靠舉薦的。
一個公社估計都沒幾個名額,真有名額也被內定了,她這個沒有後門的農村娃還是默默地等高考恢復吧。
到時候也就不用糾結俄文學不好的事,高考恢復應該就有英語這門科目了,畢竟她前世就是靠著英語這門科目,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