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全身而退(第1/2 頁)
聽到寧奉哲變節的訊息,顧孟禎面目猙獰,全然失態。
“來人!來人!”
銅事臺的侍衛聞聲而來。
“微臣在。”
顧孟禎怒吼著吩咐。
“去偏殿,擒拿寧奉哲,朕要問話!”
侍衛們應聲而去,很快空手而歸。
“啟稟皇上,三處偏殿,皆不見寧大人身影。”
“微臣查了銅事臺的記錄,早朝之後,寧大人便出宮了,之後沒再進宮。”
“請問皇上,臣等可要去寧國公府捉拿寧大人?”
莊韶暗暗一驚。
他居然斂跡而逃了?
怪不得義兄說,不一定算計得了他,只能姑且一試。
唉,都怪我技不如人,哪怕盡力掩飾,還是被他瞧出了端倪。
而立之年,他哪來的這般心機深重?
怎麼就是瞞不過他呢?
顧孟禎怒意一消,僅剩一點自嘲的苦笑。
“不必了,先退下吧。”
說著,落眸莊韶。
“你的戲弄之語,算是精妙絕倫,不愧為方族之後。”
莊韶聽懂了他的含義,厲色糾正。
“方族中人,皆是光明磊落,仰不愧天,從來不是揶揄戲弄、存心不良之輩。”
顧孟禎側目餘光,輕蔑視之。
“你可知自投羅網,是何下場?”
莊韶淡然處之。
“顧大人定罪,謹記上稟帝瑾王,畢竟我追隨長姐,算是他的輔臣。”
“另外,請問顧大人,我何罪之有?”
顧孟禎輕而易舉地給出罪名。
“你以魚目混珠之計,蟄伏朕的身側,伺機行刺。”
莊韶巧言駁回。
“魚目混珠之計,是寧夫人的傑作,她找尋證人的蹤跡,隨處可查,我沒有參與其中。”
“伺機行刺更是欲加之罪,顧大人安然無恙,我身無利器,何來行刺一說?”
“至於藉機蟄伏,請問顧大人,帝瑾王身為君主,疑心臣下,安排線人刺探,有什麼問題嗎?”
“倒是顧大人,非要說破此事,不願接受暗查,是何用心?”
見奈何不得,顧孟禎惱怒之意,顯於心口急速起伏。
“朕早已登基,你卻口口聲聲稱作顧大人,豈非違逆?”
莊韶舉止泰然,不慌不亂。
“皇上想要越過帝瑾王,直接處置小人,所以小人藉此善意提醒。忠言難免逆耳,明君豁達大度,自不會錙銖必較。”
“想要永除後患,皇上可以賜罪無辜。”
“只是改日帝瑾王問責,皇上打算如何應對天下?”
“若想以長姐之罪牽連,便請皇上拿出小人參與其中的證據,方可治罪。”
“小人好心進言,假死之後,臣籍已除。帝瑾王若以其他身份,重新安排小人的臣籍,皇上該如何證明我是方之玄?”
顧孟禎再次苦笑。
“敗計之後的後路,寧云溪都能安排得如此妥當?”
“呵,看來她以前輔佐於朕,還是有所保留,並沒有傾盡全力。”
“怪不得她能名揚天下,甚至比你們方族更勝一籌,智謀心計,果然不容小覷。”
莊韶這才恭敬一禮,算是告退之意。
“皇上還要問罪嗎?”
“若是無事,小人便告退了。”
顧孟禎怒目而視,言辭狠厲。
“朕不會放過你的,遲早送你,跟你的家人團聚。”
這就算是允准告退了。
莊韶會意,就這樣全身而退。
離開時,不忘向穆蓉拱手一禮。
“寧夫人多多保重,在下告辭。”
瞧著他步步遠去,不見了身影,穆蓉淚如雨下,連連給顧孟禎磕頭。
“皇上饒命,臣婦知錯了,臣婦絕無變節之心,求皇上饒恕……”
顧孟禎龍眸一黯。
“你先是破壞書信之計,而後又安排方之玄冒名頂替,還說絕無變節之心?”
穆蓉埋頭痛哭,悲慘之狀,我見猶憐。
“書信之計,是莊府三兄妹有意戲弄,臣婦不是故意的,求皇上明鑑。”
顧孟禎怒色以對。
“你是說,朕的侄子侄女,揶揄戲弄、存心不良?”
“他們是朕的愛侄,而且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