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得三甲入殿試才有資格知道我是誰(第1/2 頁)
“孝廉?”
玩味一笑,楚逸冷然道:“所謂孝廉!孝,指孝順親長,廉則為正直實幹。”
“唯得如此,方可得鄉間裡正保舉,層層上報,直至郡縣。”
“我大夏除京畿外,共有三十六郡,各郡每年方得一個名額,不知你又是哪個郡推舉出的孝廉?”
見楚逸如此問,蘇玉不及多想,拱手面向北方,以自傲的口吻答道:“我乃上谷郡郡守親舉,為今歲之上谷郡孝廉也!”
說完,更是一臉炫耀的看向楚逸,彷彿在詢問他又是個什麼身份。
上谷郡?又是河北四郡之一?
聽到蘇玉這麼說,楚逸眼中閃過一道戾芒。
眼見蘇玉正挑釁的看向自己,更是冷笑了一聲:“你便是得孝廉又如何?”
“依我大夏制,待開年三月,三十六郡孝廉亦要透過奉常府筆試,方可決定最終分配歸屬。”
“若有你本事入前三之名,得殿試資格,方有資本與我對話!”
孝廉,傳自前朝漢武帝所設。
其本意,為一種由地方向中央推薦人才的察舉制科目。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孝廉逐漸被氏族豪門所壟斷,成了他們保證家族興旺的依憑。
最終,也成了前朝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太宗取東漢建大夏,強力彈壓氏族豪門,這才讓舉孝廉一制重新恢復了他本應有的面貌。
而為了杜絕孝廉一制,再度淪為氏族的玩物,無法為朝廷舉薦優秀人才。
大夏傳自景帝之時,更對舉孝廉一制加以最佳化。
三十六郡孝廉,需透過由奉常府所舉辦的筆試,方可決定最終名額歸屬,以此來選拔出真正有才幹之人。
而其中最為優秀,入得前三者,方有進宮面聖,得殿試的資格。
如今文帝不可能主持下一次的殿試,那就唯有楚逸親自上陣。
這,也是為何楚逸會對蘇玉如此說的緣由所在。
但這話聽到蘇玉的耳中,卻讓他產生了誤會。
“好大的口氣,竟視我等天才英才如無物?”
“既然你如此篤定,自己可以入得前三,想必也絕非是無名之輩。”
“敢問,兄臺你又是來自哪一郡的孝廉?”
見蘇玉如此架勢。
霍璃杏眼一翻,不忍直視。
“蘇公子,你還是別問了,他說的都是真的。”
霍璃無奈的嘆了一口氣,對蘇玉勸誡道。
她和蘇玉之間,也不過因祖輩有著少許關係,所以對方這才藉由登門拜訪,見過幾面,連泛泛之交都稱不上。
但畢竟,蘇家與她們霍家有舊,霍璃自是不願蘇玉真的惹惱了楚逸。
否則,別說孝廉之位不保,他那顆大好的頭顱,能不能繼續安穩都要兩說。
蘇玉見霍璃竟幫著楚逸驗證了他剛剛的那一番話,頓感心中猶如針扎。
從他第一次入得冠軍侯府,得見霍璃真容以後,就驚為天人,被她深深迷住。
甚至,在夜裡,他都好多次對著明月發誓。
只待開年三月的大比結束,他得一稱心官職,就登門求親。
他不併懼怕霍璃出身高貴,畢竟自己也不差,且蘇玉對他自身的學識也是極有信心。
得入三甲,進宮面聖,起步就是五品以上的官職。
若得聖眷,直升三品也未嘗沒有可能。
再加上他還年輕,未來的前途無量,如何配不上霍家獨女霍璃!
“我不服!”
蘇玉滿臉悲憤,對著楚逸說道:“在下於半年前,曾做得一首七言詩,得朝中文壇巨匠淳于先生誇讚,不知兄臺你又有何等佳作流傳?”
見蘇玉不依不饒,楚逸眼中閃過一抹不耐。
察覺到楚逸的心思,生怕他開口就讓人將這胡攪蠻纏的傢伙拖下去砍了,霍璃連忙開口:“蘇公子可知,半個月前文淵閣詩會一事?”
蘇玉一愣,馬上就帶有崇敬的口吻說道:“自是知曉。”
“詩會上,有人寫下一篇《滿江紅》,此賦亦流經至淳于先生的案臺之上。”
“恰好,當時我正在向淳于先生請教學問,先生得見此賦,大笑不止,後更痛飲三壇。”
“待轉醒後,更是熱淚洗面,聖讚我大夏文壇,終得一聖賢。”
說道這裡,蘇玉遺憾的搖了搖頭:“只是可惜,那場詩會我未曾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