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官渡之戰開啟。(第1/2 頁)
中原諸侯會因為他這次行動跟著動起來這點,許文昊麾下軍師們早就討論過了。
但現在外族還未全部平定,自然無需在意。
等外族平定好了,關內諸侯的世家們資金也消耗了七七八八,那時候再動手就是最好的時機。
視線回到南蠻,這邊不光有南蠻還有羌族,關鍵有大山或者是荒地,關內計程車兵還需要適應一段時間。
所以黃忠在接到命令後,馬上就跟荀攸想好了作戰方式。
無非就是遠交近攻,先安排使者去熟悉南蠻那邊的情況,同時先解決掉羌族的大本營。
這時候中原也開始了大戰。
袁紹挑選精兵十萬,戰馬萬匹,企圖南下進攻許都,官渡之戰拉開了序幕,袁曹兩家的決戰,一觸即發。
實際上中原諸多有軍事才能的人才在綜合分析了曹、袁的優劣後,認為袁紹外寬內忌,好謀無決,他們都看好曹操,認為局勢會向著有利於曹的方向變化。
袁紹舉兵南下的訊息傳到許都,許都的議臣多認為袁軍強大不可敵。
但曹操卻根據他對袁紹的瞭解,認為袁紹志大才疏,膽略不足,刻薄寡恩,剛愎自用,兵多而指揮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於是決定以所能集中的數萬兵力抗擊袁紹的進攻。
為爭取戰略上的主動,他作出如下部署:派臧霸率精兵自琅玡(今山東臨沂北)入青州,佔領齊(今山東臨淄)、北海(今山東昌樂)、東安(今山東沂水縣)等地,牽制袁紹,鞏固右翼,防止袁軍從東面襲擊許都。
實際上曹操這些年一直在打仗,旗下計程車兵也早就疲憊不堪,加上天災的影響,糧草早就不濟了。
關鍵是他想著打下淮南有南陽的糧倉,結果袁術早就把家敗完了。
他曹操辛苦打下南陽,結果卻損兵折將沒有太多好處。
不過地盤是大了不少,養個10來年就不一樣了,這也是為什麼早期曹操跟袁紹的作戰大家都覺得曹操以弱勝強。
畢竟這時候翼州等地雖然爆發戰爭,但產糧地可沒受太多影響。
這時候的袁紹還真的有底氣,除了。。
“主公,在下以為,從青州繞到曹操大後,跟荊州還有揚州孫堅合作夾擊曹操更有勝算。”
沮授本來是勸阻出兵的,但袁紹不聽,他自然只能勸齊別在兗州正面作戰,畢竟在那邊作戰還要防備河內郡的出兵。
要知道幽州就是因為要防禦幷州,才讓袁紹少了足足3萬兵力對付曹操,要是在正面作戰,又是一心多用,怎麼可能成功嘛。
“袁公,在下當初也在下邳待過,對當地十分熟悉,只要袁公給我一支兵馬,我願帶領我二弟三弟作為袁公的先鋒!”
劉備自從上次淮南被曹操收兵後,就躲到了袁紹的地盤。
這次終於等到機會出兵,自然是連忙請戰。
反正他看死了袁紹就是個遲疑不定的主,但很自傲。
劉備找他要人去當先鋒,這是給他面子,相信他不會拒絕的。
可惜啊,劉備看死了袁紹的性子,但袁紹旗下多少大將看不慣他劉備呢,怎麼可能給他成功。
“哼,袁公,末將只需兩萬大軍,即可作為先鋒痛擊曹賊,無需劉將軍了。”
顏良文丑兩人對什麼三英戰呂布的劉關張早就看不下眼了,現在還來搶兵權,自然是蔑視了一番。
“就是,在我看來就應該從官渡出擊,逼迫曹操正面作戰,青州那邊以一支小隊配合荊州即可。”
許攸等人則是主張正面進攻,打穿曹操。
就這樣,劉備、沮授、許攸、武將群體紛紛你說你的,我說我的,把袁紹都整懵逼了。
“罷了,今天暫且停議。”
袁紹乾脆就不聽了,打算自己好好琢磨下,說完就離開了議事廳。
眾人互相看了眼,哼了句就各回各家,反正討論不出個結果,留在這幹嘛。
這一幕也讓劉備頓時無語,覺得這個袁紹也是個靠不住的貨色。
但他手頭沒兵沒錢,能投靠誰呢。。
咦,劉表好像是我老表啊,要不我去找他?
劉備琢磨了半天,發現劉表似乎是個很靠譜的物件。
手裡沒幾個武將拿得出手不說,荊州還是最有錢的!
只要佔據了荊州,他劉備就可以一躍成為豪強之一了,而不是躲在其他諸侯麾下看人臉色。
想明白了這點,劉備也沒有馬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