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渾天說與地球儀(第2/3 頁)
圓形,方能與天蓋相匹配。《周髀(bi)算經》中就有過詳細論述,更是根據勾股定理,推算了天地間的距離,並繪製《七衡六間圖》,以說明日月星辰的週日運動,晝夜的長短變化和四季二十四節氣的迴圈交替。”
“嘿嘿,文化人就是文化人,俺就說了一句,劉愛卿便能道出原委。”朱元璋對於劉日新的學識確實頗為讚賞。
“老臣獻醜了!”劉日新謙虛道。
“那麼,劉大人認為蓋天說是否合理呢?”華英雄繼續引導式提問。
“根據老夫多年的觀測經驗,此種學說,與實際觀測並不相符。”劉日新回答道:“比如殿下之前提到的歲差,用蓋天說便無法解釋。”
“嗯,這些俺也不懂,就是隨口說說而已,算是拋磚引玉。劉愛卿是怎麼想的就怎麼說,俺不會怪罪。”朱元璋深知“專業人做專業事”的道理,自己不懂,不會妄加置喙。
“回陛下,依老臣之見,‘渾天說’更為符合老臣的觀測結果。”劉日新說道。
“這渾天說又是怎麼一回事呢?”朱元璋決定當一當這個捧哏。
“稟陛下,渾天說亦是形成於戰國時代,完善於漢代,於唐代成為主流學說。”
“換句話說 ,關於宇宙的學說,已經有數百年沒有大的發展?”所謂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朱元璋也沒想到,宇宙學說發展如此停滯。
“陛下明鑑!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子中黃,孤居於天內,天大而地小。天表裡有水,天之包地,猶殼之裹黃。天地各乘氣而立,載水而浮。天轉如車轂之運也,周旋無端,其形渾渾,故曰渾天。”
“說重點!”朱元璋最恨的,就是文人掉書袋,浪費大家的時間。洪武八年,就曾有茹太素的奏疏,全文一萬多字,只有最後五百字是有效內容,最終難逃被朱元璋派人暴打一頓。因此,稍微看見此種苗頭,朱元璋馬上出面制止。
“老臣的意思是說,大地浮於水上,天空則是一個球體,將大地包括在中心。日月星辰皆在球體之上,球體旋轉,則日月星辰皆隨之執行。如此,方能符合老臣平日的觀測。更有天文器具,名為渾天儀,用以模擬天球運動,以助於天象觀測、曆法修定等事宜。”
“渾天儀,是不是欽天監那個鐵球一樣的東西?”朱元璋偶爾去欽天監的時候,看到過那個東西,想必就是渾天儀。
“正是!”劉日新說道:“不過,方才殿下所言之歲差,令老臣發覺渾天說的一些難以解釋的方面。比如天球為何會如此運動?歲差又是因何而來?實在是越想問題越多。”
“劉大人講的很好!”華英雄肯定道:“其實關於蓋天說和渾天說,我也只是略知一二。劉大人提出的疑問,我可以稍作解答,不過請稍等片刻。”
說完,華英雄去了隔間。片刻之後,抱著一個直徑半米的大地球儀走了出來。
華英雄直接將地球儀放到面前的桌子上,拍了拍手,說道:“劉大人,你有沒有想過,我們所處的大地,其實是一個球體?”
“球體?!”劉日新震驚之餘,小心翼翼地用手撫摸著地球儀,輕輕推動,地球儀隨之旋轉。
其實這是一個浮雕地球儀,內部還有一個燈具。不開燈的時候,表面的顏色會以突出浮雕的地形為主,而開啟燈之後,行政區劃和洋流路線的顏色會更加明顯。當然,為了避免行政區劃引起誤會,華英雄並沒有將地球儀插電。
劉日新很快發現,地球儀表面的凹凸,代表了高低起伏的地形。而地球儀的旋轉軸心,擺放的這個角度,引起了劉日新的注意。隨著雙手不斷地撥動地球儀,劉日新的思維也在快速運轉著。
“原來如此!”劉日新驚歎道:“如果這個球體以這樣的傾角自轉,而太陽的位置固定不變的話,那一天之中的晝夜變化,以及太陽高度的改變,都能合理的解釋!”
“那春夏秋冬四季變化又是如何解釋呢?”朱元璋見到這個旋轉的地球儀,覺得十分直觀,很快也理解了劉日新所說的意思,因此順勢提出了這個疑問。
“其實,蓋天說和渾天說,也不能很好的解釋四季變化。”劉日新說道:“或許,可以認為是太陽的距離發生了變化?”
“這種猜想也並非全無道理。”華英雄解釋道:“劉先生不妨設想,地球——也就是我們所在的大地——乃是以一個圓形的軌跡,圍繞固定不動的太陽來轉動,這樣能否解釋四季變化的原因?”
“如此一來。。。”劉日新略作思索:“如果地球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