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我要做趙高(第2/3 頁)
此工作的也格外賣力。
“這個氣體保護焊的手法都學會了吧?”此前接各個房間的電纜的時候還算順利,畢竟各種接線柱之類和插座之類的,接起來並不是很難。但是這個焊接就很考驗手法了,華英雄自己也不熟練,焊接的空調銅管會不會洩露,自己心裡也沒底。不過焊接的量不小,加上隔壁的解魯也強烈要求把中央空調也接到他的店裡,因此華英雄只能先培訓一下工匠們,這樣才能儘快完成空調管的鋪設。
“基本上看懂了,我等再對照這個操作說明練習一番,應該問題不大了。”領頭的工匠回答道。
“那有勞各位了!”華英雄想了想,又對王國用說道:“王大人,我這裡還有個東西要安裝,要不您過來看看?”
“公子不必客氣!”王國用看起來沒有秦逵那麼圓滑,應對上也算不卑不亢。
兩人來到後院的一角,邊上擺放的是華英雄剛兌換的玻璃鋼水箱。作為醫院必備的自來水設施,自然也在系統兌換目錄裡面,配套的還有ppR水管和增壓泵,以及淨水器。
“就是這個東西,這個是一個用來蓄水的水箱。為了能達到自動出水的效果,這個水箱需要安裝到一個大約三層樓高的塔頂部。不知道這樣在建築上算不算僭(jiàn)越?”就算是現代,也有“違建”這個說法,何況是等級制度森嚴的古代。
“公子請放心。建築等級制度,規定的是面積、建築群規模、形制、用料等方面,對於這類塔型建築的高度,並無特殊的規定。”
“如此便好。這個底座按照這個圖紙製作就行了。之後還有管路和水泵的安裝,水泵是直接從水井裡取水。這部分之後我會親自來指導。”
王國用看了看圖紙,說道:“這個底座倒是沒什麼難度。依公子所言,這‘水泵’可是能將水抽取到三層樓那麼高的東西?”
“沒錯。王大人的意思是?”
“那此物於我等工部之事可是大有助益!下官斗膽,之後可否將這水泵和焊機售賣一些給工部?”王國用眼神熱切,顯然對於這些裝置十分心儀。
好傢伙,不愧是敢替李善長鳴冤的人,直接找我要東西了!不過工部的人幫忙做了這麼多活,華英雄也覺得應當有所表示。“這些焊機,我裝修完之後就沒什麼用了,完全可以送給王大人。至於水泵,還需根據王大人的實際需求來選型,屆時王大人提出需要即可。不過這些裝置都是需要裝在地下室的那個發電機才可以驅動,因此貴部的場地可能也需要事先規劃一番。”
這些日子,王國用和秦逵都積累了不少相關經驗,因此也對這些要求有了一個大概的預估。於是行禮回答道:“那下官先謝過公子!”
與此同時,奉天殿裡的朱元璋就沒這麼順遂了。
“咳咳。”戶部尚書趙勉咳了兩聲,示意有事啟奏。“臣有事啟奏!昨夜收到河南加急,近日連降暴雨,黃河氾濫,陳州、原武等縣遭受水災,已有七萬餘口流離失所,秋收之事恐怕也會受到波及。”
話說到這裡,意思已經很明顯了,不過開恩賑災這種事當然是陛下的恩典,自當是由陛下提出,不該是他們這些做臣子的來提。
“連降暴雨,確有其事?”朱元璋掃了一眼文武百官,最後目光停在了禮部右侍郎張智申那裡。
聞言,張智申踏出一步回道:“根據欽天監收集的記錄,近日河南境內確實多有暴雨。”
“嗯。既然如此,戶部可有應對之策?”作為領導,最重要的是讓手下的人都能各司其職,尤其是作為皇帝,更需要在人前保持一些高深莫測的神秘感才行,所以即使心中已大致有了方案,朱元璋也是先讓臣子去提出來。
趙勉繼續應答:“依我戶部連夜估算,此次賑災約需糧四萬石。可先從附近州縣的糧倉調配部分解燃眉之急,剩餘部分再開太倉放糧。”
朱元璋點點頭道:“賑災之事就依趙愛卿所言。”
趙勉補充道:“陛下,另有河南方面的急報,受災地區發生瘟疫。此次瘟疫傳染很快,不過當地已經採取相應措施,暫時控制了擴散態勢。這裡是瘟疫的詳細情況,請陛下過目。”
太監將奏疏轉交給朱元璋,朱元璋看了看,說道:“瘟疫一事,朕會找太醫院再行商議。關於賑災,眾卿還有沒有什麼建議?”
這時秦逵咳了一下,出列說道:“陛下,根據工部的記錄,近年黃河沿岸水災有增多的趨勢。歷來治水均是‘堵不如疏’,前元之時,北方黃河流域支流的治理多有荒廢,以致水災頻發。臣以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