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我只是想割一割權貴的韭菜而已(第1/2 頁)
劉婉微微偏著小腦袋,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她說道:“我似乎聽懂了小郎君之意,小郎君是希望所有人的所有工序,都一模一樣?”
“就是這樣。”李倓說道,“總結兩點,一是標準化,二是流水化。”
“什麼叫標準化和流水化?”劉婉更加好奇。
“每一步都相同,相同的方法,相同的原料佔比,這叫標準化,讓所有人各自在自己的崗位,重複做一樣的事,由專門的人將每一個環節在聯合起來。”
說到這裡,似乎還不夠形象,李倓說道:“就像水流,水的流速一樣,且不會斷開。”
據說當年秦國就有流水線的雛形,後來歷朝歷代的皇家陶瓷生產也採用了分工協作。
不過這種模式,只限於一小部分行業,並沒有普及。
畢竟古代有嚴格的匠籍制度,以及行業保密制度。
兄妹二人連連點頭,劉志讚歎道:“小郎君果然非同尋常,一言驚醒夢中人。”
“若是按照這套更加緊密的工序,一張紙成本能壓縮到多少?”李倓看著劉婉。
說到這個,劉婉立刻說道:“我粗略計算了一番,一張紙的成本能夠壓縮到十文。”
一邊的劉志倒吸了一口氣,震驚地說道:“那豈不是二十文就可以買到一張紙了?”
這在這個時代是不敢想象的。
造紙工藝真正飛躍是在宋朝。
等大量的竹紙普及,以及一些造紙標準化工具的產生,才將紙張的產能全面提升起來。
這也與當時的大環境有關,自黃巢在黃河邊殺乾淨世家大族後,把持了古典帝國政治千年的世家門閥宣告退出歷史舞臺。
後來趙匡胤為了快速解除內亂,開始啟用文人治國,大量平民階層因為識字讀書,有了上升的機會。
於是讀書,成了宋人全民追捧的事。
這就導致紙張需求暴漲,還帶動了印刷技術的提升。
宋人就差搞出三年模擬五年趕考了。
但此時還是大唐,大唐的科舉是一言難盡。
考生的名字是公開的。
這都不需要考生寫“我的兵部侍郎爸爸”這種文章了,因為看名字就知道該錄取誰。
張九齡那種寒門能登天子堂,是少之又少。
所以在大唐,讀書其實沒啥前途。
市面上對紙張難道就沒有需求嗎?
當然不是!
盛唐早已不同於初唐,時代是發展的,識字不僅僅是讀書人的必備,也是一些行業的必備。
例如劉志這個造紙的工匠,也讀得一些字,例如那些做買賣的,肯定得識字。
盛唐的三大超級商圈,一是京畿關中,二是中原腹地汴州,三是三月煙花的揚州。
可技術的提升,和市場的需求,大多數時候都是不相匹配的。
尤其是在資訊封閉的古代,沒有人去調查市場的需求到底有大多。
更不會有人在發現了巨大的商機之後,開始大規模生產。
即便是19世紀,人類的商業模式還是生產什麼賣什麼。
因為那一直是物資匱乏的時代,消費者沒有自己的選擇,市面上有什麼就買什麼。
直到20世紀,福特公司開始玩市場調研,按需生產,開創了新的商業模式。
“如果每一張紙的成本在十文錢,那每一張紙賣二十文錢,我們也賺了很多。”劉志越說越來勁,“如果一天能賣出去一千張,一天豈不是能賺一萬文?”
5000貫能在城北黃金地段買五萬平的豪宅。
如果一天賺一萬文,一年就賺3650貫,差不多一年半能買一個超級豪宅。
豈料李倓說道:“一天一千張少了。”
“少了?”
“少了!”
“那是多少?”
“一天至少賣一萬張!”
“一天賣一萬張!”劉志眨巴眨巴大眼睛看著李倓。
“沒錯,一萬張!”
“那賣多少錢呢?”劉志又好奇地問道。
李倓說道:“賣多少錢是官府決定的,不是我們說的算,杜二郎賣50文錢一張,我們也賣這麼多。”
唐朝可不是自由經濟,無論東西市,還是坊內的商店,所有商品價格都得登記在冊,按照官府統一制定來售賣。
太府寺下設有專門的市署、常平署、平準署,這些都是管理商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