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我在大唐躺平擺爛 > 第387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

第387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穿成獵戶後我養了未來首輔戲說嬴政天子寧有種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鐵道:此生只為知更鳥楊建波唐朝風雲傳奇崩鐵:是藏劍不是魔陰身情牽盛世戀歌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祖龍修仙我監國?上朝簽到人物卡人在錦衣衛,開局領悟洗髓經三國:從佃農開始橫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紅樓後我竟然六元及第

畢竟絕大多數人,都覺得李揖被抓得有些蹊蹺。

楊國忠上門去抓人,說什麼並田,開元以後,哪裡還有並田一說?

戶部郎中韋益站出來說道:“陛下,自開元之後,田產買賣已經施行,臣實在不解,李侍郎所犯何罪?”

李倓一看,好傢伙,這麼大一條魚啊!

韋家的人這就出來了。

李倓的目光不著痕跡地在吏部侍郎韋見素身上掃了一眼。

京兆韋家,那可是關中六大家族之一。

漢朝時期就有俗諺稱京兆韋氏和京兆杜氏為“城南韋杜、去天尺五”。

自南北朝以後,京兆韋氏已發展為關中郡姓首族。

在唐朝,京兆韋氏又成為李武韋楊集團的一部分,家族共宰相十七人。

此時,不僅僅韋見素是當朝吏部侍郎,他還有幾個兒子也在朝為官。

大兒子韋倜(ti)是給事中,二兒子韋諤也是給事中,三兒子韋益戶部郎中。

他的孫兒,也先後有蔭官在身。

給事中在大唐,是門下省非常重要的官職,掌規勸。

不僅僅他的兒子、孫兒在朝中有官職,他的兄長和弟弟也一樣。

他的堂弟韋儇(xuan)任職侍御史,堂弟韋倫任職大理寺評事。

韋倫在歷史上拜太子太師,封郢國公。

還有一個堂弟韋俛最高做到衛尉少卿。

他的堂弟還有兒子,也都門蔭入仕。

他們有的在京師做官,有的在地方上做官。

這種家族,又與其他家族聯姻,相互引薦入仕,形成極為龐大的關係網。

所以,韋益一站出來,李倓立刻就來了興趣。

但李倓卻沒有急著表態,他還想再等一等。

可惜沒有人站出來了,其他人似乎都眼神在左看右瞟,相互暗示。

“此言差矣。”

李倓依然沒有說話,說話的是左相元載。

元載掃視一轉,臉上帶著親切的微笑,那樣子看起來格外的和善。

韋益頓了一下,說道:“還請左相明示。”

元載卻不正面回答韋益的話,而是看向侍御史韋儇,問道:“韋御史,我有一個問題問你。”

韋儇道:“還請左相明示。”

元載輕描淡寫地問道:“大唐的哪一條律法規定了可以隨意買賣田產?”

元載此話一出,大殿內立時安靜下來,落針可聞。

“自開元以來,買賣田產已經是常態……”

“是常態他就合規嗎?”元載不等韋儇說下去,打斷了他的話。

李倓在上面坐著,依然一言不發。

他對元載的表現很滿意。

自己該做什麼,元載心中太清楚了。

大唐推行均田制,實際上均田制在武則天時代就已經亂了。

這一點倒怪不得武則天,均田制的瓦解其實是歷史使然。

因為社會的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在古代,權力階層天然具有掠奪性。

封建王朝剛建國的時候,土地有多餘的,權力階層不會去動平民的利益。

可當多餘的土地吃完了,剩下的當然就是鯨吞海吸存量資源。

史料有載:開元以後,丁口轉死,田畝賣易,貧富升降。

這裡的轉死不是人不增加了,而是朝廷不統計戶籍了,田地買賣控制不住,貧富差距快速拉大。

實際上,今天這朝堂上看似議論李揖案,看似由李揖案燒到徐嶠案,但背後卻牽涉到了大唐的土地兼併、官商勾結。

這已經成為大唐中期的社會頑疾。

有人說安史之亂是關中集團和河北集團的一次戰爭。

這種說法是假大空的宏觀敘事,或者說它不是根本原因,只是矛盾中的次次要矛盾。

大唐轉衰的本質還是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雙重問題引發的。

李隆基內心其實清楚自己處於一個轉型期,他曾經在開元年間就派宇文融去檢田括戶。

可惜檢田括戶也只是檢查沒有背景官員的田。

後來府兵枯竭,轉型募兵,授重權與節度使,也是歷史的一次嘗試。

只是這石頭沒摸清楚,把大唐給摸禿了。

大殿內依然死靜一片。

眾人都在想,元載這話是什麼?

你他媽的什麼意思?

目錄
崩鐵:從格拉默開始的炎龍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