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給古人直播美食,他們都饞瘋了 > 第115章 誰的意志

第115章 誰的意志(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穿越隋末,系統降臨人在古代,隨身有座現代都市史上最強駙馬爺從門吏開始光宗耀祖皇帝女兒身,開局欺君犯上重生悍卒:開局官府發媳婦皇后的貼身侍衛嫌我功高震主,我黃袍加身你哭啥?一覺醒來我在龍椅上了四合院:跟大孝子斷親,娶婁曉娥三國:被義父背刺,我反手篡位從小縣令到主宰萬界寒門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遙官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

至於太子妃常氏,倒真是死於產後病症。

糊糊:“老朱家第二次不守規矩就是先前說過的靖難之役。往下是正統-景泰-天順這段混亂時期。再往下是嘉靖繼位小宗變大宗,有人說嘉靖除了修仙,一生只幹了三件大事,證明自己是正統繼承,認自己親爹當爹;吃正德皇帝的絕戶飯;踹張太后的寡婦門。

至於天啟崇禎的交接,屬於正常的兄終弟及。天啟無子,輪也該輪到崇禎了。

政治上最混亂的正統-景泰-天順年間,成化帝朱見深算是其中最大的犧牲品之一。

他是明英宗朱祁鎮的長子,土木之變之後,明英宗被瓦剌俘虜。郕王朱祁鈺受命監國,同時孫太后又立朱見深為皇太子,時年三歲。

補充一句,孫太后是朱祁鎮的親媽,但不是朱祁鈺的。

為免瓦剌借皇帝的名義騙開關防,更為了避免國無長君,于謙等大臣紛紛與孫太后商議,決定擁立皇帝的弟弟、郕王朱祁鈺為皇帝,遙尊英宗為太上皇。於是朱祁鈺登基,改元景泰,是為明代宗景泰帝。

這時候明朝帝位傳承出現了最混亂的時刻,皇帝與太子不是父子是叔侄。

這是奉行漢人的傳統的大明,又不是遼金元等蒙古政權,肉眼可見的要出事。

景泰元年,明朝抵擋住了瓦剌的攻擊,瓦剌遣使與明朝議和,朱祁鎮被放了回來。此後七年時間,一直被軟禁在南宮。

人皆有私心,朱祁鈺也有,他想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既是為人父的私心,也是為了身後事身後名考慮。雖然他是救時皇帝,但繼位的程式和法統上沒那麼正當。”

朱棣氣憤不已,“在皇位上坐著,他就是正當的皇帝。”又氣朱祁鈺優柔寡斷,沒解決了朱祁鎮。

糊糊:“到景泰三年,朱祁鈺的統治基本穩固,便廢掉侄子朱見深降為沂王,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皇太子。沒想到第二年,朱見濟就夭折。

此後數年朱祁鈺再未立過太子,是他不想麼,不是。因為他只有一個兒子朱見濟,沒得立了。

直到景泰八年,朱祁鈺病重,朱祁鎮發動奪門之變復辟,改元天順。沒多久,朱祁鈺病逝,朱祁鎮給他個惡諡,戾。”

孟婆來碗豆漿:朱祁鎮奪的不是景泰的皇位,是他兒子的。景泰一死,朱祁鎮一屁股爛賬,按照繼承法該是朱見深登基。

彩雲之南:人不要臉吶!

獨自飛翔:慘吶!

李世民看到此處,只覺得哪哪都是破綻,到最後只能說朱祁鈺留下朱祁鎮的性命,就是最大的破綻。

長孫無忌:“朱祁鎮給的諡號是戾,但後人稱呼的是代宗。”有人為他撥亂反正。

朱祁鈺眼眸低垂,原來這就是心慈手軟的代價。

糊糊:“親爹當了皇帝,好日子總該來了吧,其實不然。

朱見深幼年卷於皇位之爭,精神壓力極大,因而落下個口吃的毛病。

舊皇帝新年號,該重新議立太子了。錢皇后無子,朱見深為長。於是重新冊立朱見深為太子。

但最抓馬的一幕來了,朱祁鎮在書寫立太子的奏章的時候,將朱見深的名字“誤寫”為“朱見濡”。但他其實沒有一個叫朱見濡的兒子。

當時的群臣百姓知道詔書上太子的名字“朱見濡”後大驚,以為被立為太子的是另有他人,因此朱見深只能順水推舟改名為朱見濡。

對於朱祁鎮這種做法有兩種猜測,第一就是他想和過去的生活一刀兩斷,從給兒子改名開始。

同時改名的還有朱見深的二弟朱見清,朱見清被改名為朱見潾。因為他們兩人是朱祁鎮兒子中僅剩的兩位出生在正統年間的子嗣,也就是土木堡之變以前出生。朱祁鎮復辟後,為兩位兒子改名,自己也將年號改為天順,表示對於過往徹底忘懷和決絕。忘記過去的是是非非,重新做皇帝。

第二種猜測就有些驚悚了,朱祁鎮試探再度廢儲的可能性。他的兒子誰都可能是朱見濡,不一定只有朱見深。

畢竟朱祁鎮離開時朱見深只有三歲不知事,往後又是長達七年的分別。老實說父子之間的感情基礎基本為零。

鑑於大家對朱祁鎮人品下限有充分的信任度,多認同第二種猜測。誰家給太子改名不提前商量的?

也就是說朱見深第一次被叔叔廢了太子位,第二次差點被親爹廢了。”

朱祁鈺的心腸稱不上硬,原先對廢掉侄子的太子位還有一絲愧疚之心,這會看他往後在親爹手下也過得這般艱難,更生

目錄
朕忙著一統,沒心思做舔狗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