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高句麗高麗(第1/2 頁)
黑咖啡:列巴真的難吃嗎?
我愛花花:新鮮出爐加堅果餡的吃起來很香,但放涼的不敢嘗試,怕崩牙!
靜夜思:小米加步槍都是後面的富裕日子。
仰望星空:困難的時候都靠吃野菜、草根、樹皮充飢,誰還記得《金色的魚鉤》和《豐碑》。
孟婆來碗豆漿:二戰是全人類的劫難,蘇聯是二戰傷亡最慘重的國家,死亡兩千六百六十萬人,其中三分之一是軍人。
吃不飽的大可愛:種花家因戰死亡者達到一千八百萬人。軍人佔百分之十五,平民死傷很慘重!
雲與海:這只是直接統計戰場傷亡,如果將所有因素納入,蘇聯傷亡總數在六千萬以上,種花家軍民傷亡三千五百萬。
言不由衷:打光一整代男性,那時候的老蘇真是個英雄。
獨自飛翔:那時候的毛子的審美才是真的絕。
來源網路 祖國母親在召喚
來源網路 勝利者母親
百忍成金:誰要是不懷念蘇聯,誰就是沒良心;誰要是想回到蘇聯,誰就是沒腦子。
吐魯番的葡萄熟了:死掉的毛熊才是好毛熊。
火樹銀花:祖龍厲害呀,把大一統的信念刻在每個人心裡。哪個割據政權不想一統天下都叫鼠目寸光。
窮苦人家看見天上的黑列巴,糠麩之類在他們的吃食裡並不少見,木屑礦粉不常用過,可飢餓的時候連觀音土都吃。味道一般又如何,能活命就成。
可他們沒有餘力搭建烤爐,更別提烘烤三日不停的柴火。
嬴政並不為提出“大一統”在後世能延續千年而自得,而是注意到後世在北方,有一個比他們更為強大的國家。
劉邦微微頷首,哪怕時局艱難,不也挺過去了麼!
清朝掌握的資訊最為全面,一個國家就是幾千萬人的傷亡,可見戰爭強度之大,以康熙朝的人口總數,差不多三分之一。
哪怕有說什麼“紅薯盛世”引發的人口增長,但三千五百萬人,三千五百萬吶!
大清如今的軍隊,不管八旗還是綠林軍,不說全吃飽,至少七八分是能做到的,而且不會拿糠麩糊弄。
可過了幾百年非但沒有過得更好,反而吃得更糟,連用糠麩、木屑、礦粉做成的黑列巴都比不上。
晚清到底有多屈辱,才能讓民生倒退幾百年不止。
胤礽:“蘇聯後世由沙皇俄國組成的國家。”
天氣苦寒,以列巴為食,必然和沙俄有關係。至於為什麼不直接說沙俄。因為知道那地方自然條件惡劣,哪怕經過幾百年繁衍,六千萬人亦是難以承受之重。
胤禛:“強盛一時,但後來至少分裂為三個國家,征伐不休。”
胤襈:“後人對它的感情很複雜。”既感激友好,也有不滿。
胤禟:“蘇德,德應該是湯若望的母國德意志。”
糊糊:“到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因補給線困難,於是炒麵成為了主要乾糧之一。
由小麥粉、玉米粉或大豆粉、高粱粉等混合炒制而成,其中小麥粉佔70,玉米粉或大豆粉、高粱粉佔30,炒熟後加入05的食鹽。
易於運輸、儲存、保管,食用方便,但在食用時需要邊吃邊喝水,否則可能會感到憋悶和嗆喉。”
奶茶要加糖:一口炒麵一口雪。
向日葵: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迷霧麋鹿迷了路:慈禧宣戰十一國,賠款四億五;老子不服就幹,十七國打了就打了!
糊糊:“所謂中原王朝三大樂事,吃飯睡覺打高句麗,打的是高句麗不是高麗。
高句麗政權建立於西漢時期,高句麗人扶余人、濊貊人和一部分沃沮民族的結合,領土橫跨東北和半島北部。
高麗以及朝鮮政權起源於五代十國時期,居住在朝鮮半島的部分高句麗人、百濟人和新羅人逐漸形成了半島上相對統一的民族——高麗族,也就是後來的朝鮮族,它是建立在半島上的政權。
總而言之,雖然有部分高句麗人在高麗建立後融入了高麗民族,但高句麗人和高麗人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民族。
高句麗人的血統全部為東北地區古代少數民族的血統,而高麗人的血統主體為長期在朝鮮半島上的百濟人和新羅人,高句麗血統佔了一部分,而回回人、畏兀爾人等來自西域的民族,以及蒙古人、女真人等遊牧民族的血統,佔了一小部分。
相比較而言,高麗人的血統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