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給古人直播美食,他們都饞瘋了 > 第140章 潑天狗血

第140章 潑天狗血(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穿越隋末,系統降臨人在古代,隨身有座現代都市史上最強駙馬爺從門吏開始光宗耀祖皇帝女兒身,開局欺君犯上重生悍卒:開局官府發媳婦皇后的貼身侍衛嫌我功高震主,我黃袍加身你哭啥?一覺醒來我在龍椅上了四合院:跟大孝子斷親,娶婁曉娥三國:被義父背刺,我反手篡位從小縣令到主宰萬界寒門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遙官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

糊糊:“有個笑話,如何評價魏蜀吳三國。

曹魏:合法,因為經過禪讓程式;蜀漢:合理,劉備是漢室宗親,繼承家業理所應當;但到東吳這裡只剩一個搞笑的合肥。

曹魏雄踞北方,實力最強;蜀漢羸弱,東吳夾在中間,怎麼說要排第二吧,但它恰恰是統一可能性最小的。

除了複雜的內部問題,其他可以歸結於一句話‘天命不在吳’。

曹魏實力最強,統一的願望最為迫切;蜀漢也不遑多讓,都說蜀漢是一群浪漫的理想主義者,尤其在劉備諸葛亮當政時期,即使後來還有姜維舉起北伐的旗幟。

當時蜀漢手握漢中,buff疊加不止一層。楚漢相爭時,劉邦就是從漢中打出去建立漢朝。雖然後來因為地理環境變化,不可能再復刻當年出漢中之策,但信念一直在。

東吳在這方面差得就不止一籌!

漢武帝時期征伐匈奴,留下一漢當五胡的神話。及到漢末諸侯打生打死,胡人也不敢南下。因為當時中原對草原仍然保持著高度的戰爭優勢。

在中原諸侯中排不上號的公孫度能在遼東把後世和隋唐拉扯幾十年的高句麗,壓在地上反覆摩擦。

更不用說魏蜀吳三方大勢力更是把烏桓、南蠻、山越當血包刷。

於是在歷史上留下‘國恆以弱滅,而漢獨以強亡’的評價。

大漢如此強,為何不到幾十年就發生五胡亂華,異族入主中原之事,只因為三國帶走英雄氣?

細拆‘戰爭優勢’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動員能力、經濟實力,以及科技優勢。

動員能力即內部的整合能力,三“戰國”打仗的本事能差麼。

經濟和科技其實可以混為一談,當時單純的錢在草原上並沒有多大優勢。關鍵在冶鐵能力,漢武帝實施鹽鐵專營,大漢軍隊武器換裝為鐵器,而匈奴的武器還停留在骨、石、青銅,鐵器非常少。

終漢一代,這種鐵器優勢壓制一直存在。

但再往後,科技代差依然存在,但差距不斷縮小。就演變成東晉與五胡、隋唐與突厥、宋與契丹、女真、蒙古,明與韃靼、女真對峙的局面。

不是漢人變弱了,是胡人變強了!大家都用鐵器,誰怕誰!”

劉徹感慨,“原來如此!”

糊糊:“東吳的短板不在武器,而在經濟。北方是中原中心,開發最早。蜀漢在秦漢時期經過系統的開發,但江東在這方面先天弱勢,無論如何經濟重心都不可能在它那兒。

唐朝安史之亂後,頻繁的戰亂使的北方社會經濟秩序遭到嚴重破壞,經濟重心開始向南移動,這一過程直到南宋時期正式完成。

朱元璋的大明王朝作為唯一一個北伐統一的大一統王朝,最根本的原因不是他的戰略戰術有多優秀,‘驅除胡虜,恢復中華’的口號喊得有多響亮。

關鍵在於當時經濟重心在南方,南方比北方強,就是該他統一。

南宋一直被罵,因為經濟重心已經在它那兒,明明有翻盤的本錢,卻依舊選擇躺平等死,放棄統一的機會。”

言不由衷:朱元璋的北伐路線和辛棄疾的《美芹十論》有不少重合之處,真實時也命也!

吃不飽的大可愛:虧我一直以為是草原人民吃肉奶,比中原吃米糧的更強壯。

十萬伏特:滿清後來被列強打崩也有武器差距的原因,估計比面對衛霍的匈奴人還懵。

獨自飛翔:武器差不了多少,關鍵是制度。

孫權難道沒想過統一,只是沒想到僅僅是最簡單的‘天命不在吳’,自問經濟比蜀漢強,結果依然是弱勢,比當初把傳國玉璽交出去更彷徨。

南宋百姓一臉懵,我們這麼有錢!

糊糊:“繼續說回陸機,他非常有才,在洛陽第一任貴人是張華,第二任貴人是太傅楊駿,此人是正宗的弘農楊氏,論起來是楊修的侄子,當朝國丈。

不過陸機被提拔的時機不巧,恰逢晉朝開國皇帝司馬炎執政末期,很快傻子皇帝司馬衷登基,晉朝變成楊、賈兩家外戚相互制衡。

但次年皇后賈南風發動政變,誅殺外戚楊氏集團。朝堂平衡打破,進入賈氏一家獨大的局面。

史書記載賈南風種妒而少子,醜而短黑,短形青黑色,眉後有疵。在重視外貌的魏晉時期,長得醜還出來嚇人就是天大的罪過了。雖然可能含有因其事蹟與評價而加以醜化的成分在,但一般認為她姿色並不出眾。

但為何晉朝會出現傻子當皇帝,醜

目錄
朕忙著一統,沒心思做舔狗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