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史上第一貪官(第1/2 頁)
糊糊:“劉瑾是正德皇帝的太監,執掌鐘鼓司,與其他七人因為舊恩獲得武宗的寵幸,被時人稱為八虎。
正德五年,同為八虎之一的張永向揭露劉瑾的罪狀十七條。正德親自出馬,抄了劉瑾的家。抄出大玉帶八十束,黃金二百五十萬兩,銀五千萬餘兩,他珍寶無算。
單以價值算,劉瑾是當時的世界首富。”
吐魯番的葡萄熟了:單純懷疑,正德是在殺豬,畢竟他接手的是個空國庫。
奶茶要加糖:一個太監,靠貪汙成世界首富!
糊糊:“正德初年,錢寧依附劉瑾,劉瑾敗後,他使用計謀得以免罪,執掌錦衣衛事務。
因正德帝無子,他便勾結寧王圖謀皇位,正德十六年,寧王謀反,錢寧被江彬告發,中計被拘禁。
從他家抄出玉帶二千五百束、黃金十餘萬兩、白金三千箱、胡椒數千石。
江彬同樣沒有好下場,正德駕崩後,失去靠山的江彬同樣被抄家,黃金七十櫃,櫃一千五百兩,銀二千三百櫃,櫃二千兩。
馮保是張居正的政治盟友,萬曆新政的一等大功臣,同時也是一名奸詐弄權的大貪官。
二十四宦官中凡有去世的,馮保都封鎖其房屋,搜尋家資一空。只撿其尋常之物獻給皇上,而把金珠重寶據有已有。
在京中大肆購置宅第店房,在原籍建造房屋五千多間。連張居正都曾經賄賂他七張名琴、九顆夜明珠、珍珠簾五副、金三萬兩、銀二十萬兩。最終被查抄出金銀百餘萬,珠寶瑰異稱是。
而傳說中,天啟帝留給崇禎皇帝的大血包魏忠賢,東林黨查抄之後,只有幾千兩碎銀,在前輩們面前著實不夠看的。”
孟婆來碗豆漿:閹黨成員財產都在千萬兩以上,更何況閹黨頭目。
迷霧麋鹿迷了路:所以還是得學習武宗的先進經驗,自己養的豬自己宰,抄家的事兒得親自幹。
吃不飽的大可愛:崇禎曾經向大臣們借錢,可是沒有一個人願意借給他。而這些大臣後來被李自成抄家,結果抄出了七千萬兩白銀。
李世民:“朕都快不認識錢了。”上回被這麼震撼,還是宋朝清朝的賠款。
大唐一年才多少稅收,這些貪官,一個人頂大唐幾年。
而且還是白銀,他們哪來那麼多白銀?
朱元璋已經氣到胡言亂語了!
成化帝擰眉道:“國庫呢?”為什麼到孫子輩,國庫就空了。
崇禎看著滿朝文武,猜測七千萬中,每個人貢獻了多少。
糊糊:“清朝最著名的貪官是和珅,乾隆一走,嘉慶立刻沖和珅下手。在和珅家牆壁內抄出金銀寶物、田產、銀票,還有數不清的古董文物。
官兵們迅速進行了清點,但由於東西太多,他們足足清點了六天六夜。
照官方釋出的罪狀中,貪腐只是小罪,列舉了一部分,家內銀兩及衣服等件,數逾千萬,且有夾牆藏金二萬六千餘兩,私庫藏金六千餘兩,地窖內並有埋藏銀兩百餘萬。
附近通州、薊州地方,均有當鋪錢店,查計資本,又不下十餘萬。
和珅預設是史上第一大貪官,通行說法是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民間流傳出自各種人所作,前後相距幾十年的抄家清單,但沒有一個具體總數,和珅家中抄出的備貢之物,金玉銅瓷物件、書畫古玩等項,沒有進行估計,全部沒入內務府。
因此大部分財產沒有估算,所以很難得知和珅具體的家產情況,只能以賬面四百八十萬餘萬兩計。”
吐魯番的葡萄熟了:說和珅貪了一個國庫我信,但十幾個國庫就有點假了,全世界的白銀全匯過來都不夠。
迷霧麋鹿迷了路:因為古董文物這些最難估價,真論價值就是天價。
孟婆來碗豆漿:感覺和珅吐出來的現銀就這麼多,他要真有個幾億,嘉慶日子不至於過得那麼緊。
雍正氣得牙癢癢,他力行反腐,結果下一任皇帝,養出一個史上第一貪官。
大清國情和明朝可不一樣。
糊糊:“明朝的朱元璋和清朝的雍正,兩個成長經歷性情截然不同的皇帝,走在反腐第一線。
朱元璋大約是由於幼時經歷,受過貪官汙吏壓迫,所以格外痛恨。
制定了嚴苛的制度來懲治貪官,其嚴厲程度史無前例,明朝刑法關於貪腐規定:
官吏受賄枉法者,一貫以下杖九十,每五貫加一等,至八十貫絞;監守自盜倉庫錢糧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