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給古人直播美食,他們都饞瘋了 > 第112章 折骨纏

第112章 折骨纏(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穿越隋末,系統降臨人在古代,隨身有座現代都市史上最強駙馬爺從門吏開始光宗耀祖皇帝女兒身,開局欺君犯上重生悍卒:開局官府發媳婦皇后的貼身侍衛嫌我功高震主,我黃袍加身你哭啥?一覺醒來我在龍椅上了四合院:跟大孝子斷親,娶婁曉娥三國:被義父背刺,我反手篡位從小縣令到主宰萬界寒門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遙官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

糊糊:“但窅娘是用布包足,只在歌舞時偶加勒束,並非從小如此的永久行為,而且真正的纏足與舞蹈之道是相違背的。

從考古發現,至少在北宋時期沒有纏足的實物發現。

到北宋末期,宋朝皇室與宋朝上層社會是最早開始纏足的。但這時候更偏向‘束’,不是我們所熟知的‘折骨纏’。也就是用偏小的鞋襪,控制腳的生長,使它看起來更為纖細靈巧。

到了元代,蒙古貴族本來不纏足,但並不反對纏足習慣,相反還持讚賞的態度。這樣,使得元代的纏足之風繼續發展,元代末年出現了以不纏足為恥的觀念。

明代,婦女纏足之風進入盛行時期。浙東丐戶男不許讀書,女不許裹足。是否纏足成為社會地位、貴賤等級的標誌,可見當時社會對於纏足的推崇。

清初統治者起初極力反對漢人纏足,一再下令禁止女子纏足,但此時纏足之風已是難以停止,到康熙七年只好罷禁。

為何漢人極力抵制這一政策呢,除了獨特的審美癖好,還因為另一個難以啟齒的原因——男降女不降。

清廷推行剃髮令,漢族男子剃髮,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但女子仍可保留漢人裝束,包括這一雙傳承日久的小腳。”

迷霧麋鹿迷了路: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士大夫不能守節,就逼迫女子守節。男人不能儲存華夏衣冠,就逼迫女人纏足。

天涯赤子心:哪個男人纏足,我就佩服他是真漢子。

糊糊:“有個謬論需要糾正一下,從始至終清朝的統治者都反對纏足,至少是明令反對旗人纏足,違犯者將對其家長和屬地官員給以懲處,甚至將其上升到了殺頭的程度,孝莊太后曾釋出喻令,有以纏足女子入宮者斬。但他們也只管得了自己人。

漢人纏足之風依舊盛行,社會各階層的女子,不論貧富貴賤,都紛紛纏足。作為一個女人,是否纏足、纏得如何,將會直接影響到她個人的終身大事。

江南曾有說法,女子以腳不沾地為貴,終身不下床。

為何每每說到纏足,明清一塊捱罵呢?

因為明末清初時,發展出一種新型纏足辦法——折骨纏!

第一個階段為試纏,這是整個過程中的第一步,但也是第一次痛苦的開始。

女孩子要先將腳用熱水洗淨,然後將四個腳趾向腳底扳曲,並用明礬粉使面板收縮,接著用布緊緊纏裹並用針線縫合固定,最後再套上一雙尖頭布鞋。

第二個階段是試緊,這一階段更是折骨纏的加強緊縛過程,女性的腳每三天拆開一次。然後用力壓向腳心內側,以致使腳趾更深入腳底。這一過程需持續約半年,期間還伴隨著腫脹、出血、潰爛等痛苦。

第三階段為緊纏,這個階段是將整個腳掌的腳骨用力扭折,使其成為彎弓拱狀。在這個過程中腳部肌肉慢慢萎縮,腳背面板開始脫落,甚至出現潰爛和脫落的情況。

最後一個階段是裹彎,這階段是讓腳背高高隆起呈弓形,腳底則凹入,達到“折腰”的效果,期間需要用纏腳布和小鞋束縛其足,甚至用竹箸固定,最終形成弓足。

小女孩從四五歲開始纏腳,所謂江南的女子富貴說,其實是因為這些女子從此後都難以正常行走。她們下不了床,也走不了路了。”

來源網路

無數人被那雙畸形的腳嚇得連連後退,他們先前以為的“纏足”太簡單了。

李世民刀裡來劍裡去,見過無數殘肢斷臂,見到這雙腳的第一反應:這不是殘疾嗎?

長孫無忌補充道:“漢人女子大多如此。”

滿清皇帝最開始或許是真的厭惡,後來大約有些樂見其成的味道。畢竟他們以少御多,漢人女子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腳不能行,實力直接降下去一半。

男耕女織只是理想中的狀態,女子怎麼可能只待在家中,普通人家的女子一樣要出門勞作,壯丁不足時,隋煬帝甚至徵召過女子服徭役。

試問清朝史官修明朝史書時,直言明朝的開國皇后唯一的缺點是大腳,可見對小腳推崇到何種地步。

長孫無忌腦子轉了一圈,還得分辨這修《明史》的史官是漢人還是滿人。

朱元璋發誓,他先前說的纏足只是束腳,絕非折腳。

他左看右看,只能從這雙腳上看出“恐怖”二字,後人怎麼欣賞的,看著不發毛嗎?

馬皇后從戰亂中走來,心憂道:“這樣的小腳,若遇著兵荒馬亂怎麼辦?”根本跑不了。

目錄
朕忙著一統,沒心思做舔狗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