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激動的李世民(第1/3 頁)
就在蘭州城大勝之後,羅豪就讓跟隨他的影衛,去幫他尋找製作水泥的材料了。
雖說羅豪對於製作水泥的材料一知半解,但大致的東西還是知曉的,另外還有燒製磚塊的材料也同樣去讓人搜尋了。
相比起製作水泥的材料,燒製磚塊相對就容易的多了。
無非就是黏土,難就難在燒製爐溫的掌控,這個只需嘗試就好。
古代人最不缺的就是嘗試的精神,羅豪手下已經有一批不俗的工匠,只是這批工匠之前並沒有前來蘭州城。
可在羅豪出擊吐谷渾的時候,羅豪就已經飛鴿傳書,讓聶無雙派人護送一批工匠來吐谷渾了。
想來要不了多久就能到來,到時候材料找到,加上這批培養多時的工匠,絕對能在這裡建造一座堅固且快速的城池。
關於這些,羅豪沒有與李靖說,不是羅豪小心眼,而是在事情沒有眉目前他怎麼說?
難道跟李靖說,我能在短時間內建造一座城池?人家不將你當成傻子就有鬼了。
就在羅豪帶著人找尋建造城池之地的時候,那五萬吐谷渾俘虜也一一回到了各自的部落。
對於自已的族人能安然無恙的回來,所有部落內的人都驚喜不已,一個個都衝著天神跪拜祈禱著。
各部落都處在驚喜之中,不過當他們得知他們的族人之所以能回來,並不是什麼天神保佑,而是因為羅豪將他們放回來的,都十分的不解。
在他們的理解中,但凡是被俘虜都將會成為奴隸,做牛做馬,一個不從就是打罵,甚至直接殺掉。
這麼多俘虜,拉去大唐,那絕對是最好的奴隸,大唐怎麼會放過他們?
而當這些歸來的族人將羅豪所說的話複述一遍後,每個部落的族長都處在震驚當中。
只需幫助唐人建城,幫唐人做工,就會給他們糧食,不僅是糧食,還會給他們鐵器,更會給他們細鹽。
雖說對羅豪的話有些遲疑,有些不信,可五萬人的俘虜都放回來了,由不得他們不信。
若羅豪真要想做什麼,哪裡需要將五萬俘虜放回來,只需拉著他們去當奴隸,做工即可,只需給很少的糧食,他們難道敢反抗?
現在不但將人放回來,還承諾給糧食,鐵器,細鹽,這對他們來說就像是做夢一般。
一些大部落族長第一時間就聯絡了起來,在一番商議後,他們選擇相信羅豪。
羅豪有句話說的沒錯,唐人與吐谷渾實際上沒什麼深仇大恨,一切的仇怨都是可汗造成的。
要不是可汗一意孤行,非要派兵去攻打大唐,他們哪裡會有這樣的事,死那麼多族人?
就算後來大唐派兵攻打他們,也是大唐復仇罷了,而可汗卻逼迫他們必須派人前去,這又導致他們死了更多的族人。
可汗明明可以道歉,求和,但他卻選擇與大唐拼個魚死網破,這一切的責任都是可汗的錯。
現在,大唐以德報怨,並沒有怪罪他們,不但將他們的族人給放了,還給他們求活的機會,這樣的機會他們自然不能放過。
正如羅豪所說,普通的百姓,求的只是個活路,不管是唐人還是吐谷渾人,在這樣的年代,為的就是那口吃的,想要活下去罷了。
之所以與大唐發動戰爭,也只是當權者想要獲得更多財富,土地,享受奢侈的生活罷了,可這對普通百姓而言,根本不切實際,說白了,與他們有什麼關係?
既然商議好了,這些部落第一時間就選擇相信羅豪所說的話,開始了大面積遷徙,向著羅豪所說的地方遷徙而去。
羅豪保證了,只要遷徙過去,幫助修建城池,幫助他們做工就給糧食,就給鐵器,細鹽,他們沒道理拒絕。
不說糧食,就是鐵器,細鹽,就是他們可望而不可即的。
平日裡別說鐵鍋,能有把鐵質的小刀,對他們來說都是能傳四五代人的傳家寶。
更別說四五代人都沒嘗過的細鹽,那隻能是可汗,貴族才能享用的東西,普通人,就算是他們的族長,想要享用也沒那麼容易。
普通百姓過的就是這樣的日子,可想而知,糧食,鐵器,細鹽對他們的誘惑力有多大。
在草原上找尋了三天,羅豪終於選定了一處建造城池的地界,這處地界五里外就是一處水源,可以將水源引入城池,另外此地距離鹽地只有二十多里。
同時,此處往南則是一片可以種植的肥沃土地,往東更是有大片優良的草場可以用來放牧,這絕對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