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李世民的後怕(第1/2 頁)
當然,羅豪要是能完成系統的任務,獲得造紙術,印刷術,再創辦個報紙什麼的。
羅豪有信心,將這些世家之人給治的服服帖帖。
畢竟世家之所以長存,就是因為他們把控了書籍,把控了文化的傳承。
尤其是紙張,根本不是普通老百姓能買得起的,供一個學子讀出來,花費,對於一個老百姓來說可是天文數字。
就說那紙張,一大張就需要二百文,二百文錢,足夠一個普通老百姓半個月的口糧了,誰能奢侈花半個月口糧去買一大張紙?
另外就是書本,一本書售價更高,十幾兩,幾十兩銀子,這麼多錢,普通老百姓能買得起?
再說,世家也不對外出售,這些書籍都是各自世家藏著的,給與自已世家子弟研讀。
普通老百姓就算有錢也弄不到書籍,更別說去讀書了。
至於說什麼上私塾,誰供養的起?
可有了造紙術,印刷術就不同了,羅豪就能大量印製紙張,印刷書籍,在以極低的價格售賣出去。
不但能讓普通老百姓的孩子讀的起書,還能打破世家對於文化傳出的壟斷。
只不過這樣的事是觸及世家根基,觸及世家底線的。
畢竟普通老百姓都能讀書了,那他們世家子弟怎麼辦?
難道要與那些普通老百姓的孩子一同參加科舉?
官員在之前都是世家舉薦,這些年,陛下開通了科舉考試。
可即使科舉,那也只是給他們世家子弟開了一條當官的道路,沒有舉薦上去的,可以去參加科舉。
反正都是世家子弟,不是你家的就是我家的。
可要是百姓都有了書籍,其孩子都能讀書,那科舉壟斷勢必會被打破,到了那時,寒門學子,一些鄉紳的孩子都會大力培養自已的孩子,讓他們參加科舉。
如此,陛下能錄取官員的渠道不再是他們世家,這對他們可不是好訊息。
羅豪也不是不知道這東西好,可一想到要上戰場,羅豪就打了退堂鼓。
自已就要當爹的人了,還是不要那麼冒險吧。
反正弄出造紙術,印刷術對他來說得利又不多,他何必去冒這個險呢?
羅豪想的很簡單,就是賺取很多很多錢,有著巨大的靠山,背景,自已官職能達到一定位置,他就可以逍遙快活過一輩子了。
至於什麼當皇帝啊,搞事情啊,留下什麼不可磨滅的印記啊,不枉來這世界一次啊。
羅豪是絲毫沒有興趣,要不是因為高陽,長樂這兩個任務比較狗血,羅豪怕是都已經滿足了,五品官,已經不低了。
更有他敬獻給李世民的錢財,保他一生無憂足夠了。
離開戴胄官衙的時候,羅豪是一身輕鬆,他來吏部說實話就是來打醬油的,對於什麼官員的稽核,他沒有絲毫興趣。
想想還是互市監有意思,每天都能看到不同的外族人來大唐。
帶著各種稀奇玩意,且事情
可能這就是一把手的好處吧,也難怪那麼多人喜歡當一把手。
要是可以,他還真想回到互市監,過那逍遙自在的養老生活。
等羅豪走後,戴胄就坐著馬車去往了皇宮,他要面見陛下,將羅豪查出來的這些東西上稟。
畢竟牽扯的官員太多,他也無法做主的。
御書房中,李世民細細看著戴胄送來的名單與證據,臉色也是越來越難看。
“這個長孫無忌,這些年是越來越放肆了,連這等事都做,他就那麼缺錢嗎?”李世民大罵道。
從這份名單裡的人,為了提拔,或者透過每年的稽核,給長孫無忌送的錢財就多大幾十萬貫,這還只是錢財,還有很多奇珍異寶等等都沒算呢。
一起加起來,恐怕百萬貫都有了,也難怪李世民會如此生氣。
他摳摳搜搜的在皇宮裡,省吃儉用,想著每一分錢要用在百姓身上,可自已的這個大舅哥居然貪墨那麼多,都不知道送些錢來給自已用用,實在是無恥。
你看人家羅豪多好,多會來事,知道自已沒錢用,過的清苦,直接拉著錢就送了幾十萬貫進了皇宮。
還將其生意的一部分股份送誒自已,尤其是那細鹽生意,一起加起來每月都能給他帶來幾十萬貫的收入,一年可是幾百萬貫啊。
他李世民何曾那般闊綽過?
內庫之前窮的都能跑馬了,可現在呢?幾個月的時間,他可以說是財大氣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