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西洲的變化(第1/2 頁)
西洲,曾經吐谷渾王庭裡一座大帳中,羅豪正在處理公務,這些日子他忙的頭昏腦漲,所有的事都得他來落實。
就算李世民調集了不少人來幫他,但這些人的理念還得他來轉變,這些送來的人腦袋裡的思想太過僵化,想要讓他們理解羅豪所要做的事可不容易。
好在,現在都已經理順了,羅豪下達的命令,這些人也能很好的去完成,一切都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只要按照羅豪佈置的五年計劃去做,要不了多久,這吐谷渾就會成為大唐的糧倉,大唐的養馬地,大唐的財富聚集地。
甚至,羅豪只要一聲招呼,就能拉出一直十萬騎兵來供大唐趨勢,當然,這種事輕易不能做。
吐谷渾遭遇了連連大戰,說實話,青壯已經急劇減少,吐谷渾的百姓更是窮苦不已,這也是羅豪規定了一系列的措施,為的就是恢復吐谷渾的民力,生產力。
現如今在這西洲,羅豪的聲望可是比他們曾經的可汗還要高,都尊稱羅豪乃是長生天派來拯救他們的。
至於說之前羅豪帶著大軍大舉進犯吐谷渾,滅掉吐谷渾,吐谷渾的百姓根本沒在意。
相反,還說羅豪滅的好,要不是羅豪滅掉吐谷渾的王族,他們哪裡有現在的好日子?
現如今,羅豪免了他們二年的賦稅,還賞賜他們羊馬,更是給了他們耕牛,雖說耕牛數量不多,需要一個村子公用一頭牛,但比之他們曾經的日子要好的不是回事。
況且,羅豪還教會了他們種植糧食,只要等這一季的糧食成熟收割,他們就不會再缺糧食吃了。
養的羊馬,羅豪還會花錢收購他們的,而他們賺取的錢,還能購買大唐的各種商品,如鐵器,如鹽巴等,這些可都是他們平日裡不可得之物。
要知道,在吐谷渾,一個百姓想要獲得鐵器那是極其困難的,就算是一把切肉的小刀,也是油光瓦亮,足足傳了三代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羅豪的這一舉措,令吐谷渾百姓幹勁十足,都覺得日子有盼頭了,誰不賣力幹活,那就是對不起自已,對不起大家了。
另外要說的一點就是,羅豪取消了部落制,而是以大唐的村落制度來形成規模,這些村落,有些是之前一個部落的,有些則是失去了曾經的部落,被羅豪塞進那些重新組成的村落裡,成為那個村落裡的人。
這樣做是為了更好的控制,不至於讓那些之前還是小部落最終變成大部落,羅章也不想這片地再有戰火。
也不想去考驗人心,人心善變,他在這裡的時候或許不會發生什麼,可他要是離開呢?這裡的人心發生了變化那可就不妙了。
打散重新組成村落,能分散之前那些部落的凝聚力,以小家為單位,這樣他們只會顧著自已的小家,而不會有部落的牽掛。
且等城池建造好,就會令曾經的部落形勢蕩然無存。
不是羅豪陰毒,而是羅豪心善,不管是大唐百姓,還是吐谷渾百姓,都是最苦的,羅豪不想這些百姓再成為野心家家的玩物。
這些日子,城池建造的很順利,速度很快,沒辦法,羅豪建造城池的方式可不是之前那般用黏土,再一層層夯實的堆砌建造,那樣不但費時費力費人,速度更是慢的不要不要的。
而羅豪的建造形式則是燒製磚塊,再製作水泥來建造城池,不僅速度快,且水泥建造的城池更加的堅固。
在這冷兵器時代,羅豪在這西洲建造的這座城池,只要城內糧食不缺,任憑你人馬再多,想要攻破都不可能。
沒辦法,羅豪建造的城池太高了,足有三十多米,比之長安城都要高出不少。
大多數城池能有個十米就已經算是高大城牆了,即使是長安城,也就高十幾米罷了,羅豪這三十多米高的城牆,如同巨無霸一般。
敵人想要攻城,必須攀爬上城牆,可如此高的城牆,即使雲梯都夠不到城牆,又怎麼攻城?
有人會說可以將城門給轟開,然而羅豪更變態,居然鍛造了一個鋼鐵鑄造的城門,利用滑輪,從內向外開很容易,可想要從外向內破開,幾乎難如登天。
這時候的城牆大門,大多都是用一塊塊完整的木頭切成門板,再拼接在一起,作為城門。
所以才會有各種撞車,鑿子去轟擊城門,企圖將城門轟破,攻入城池。
可要是城門乃是鋼鐵鑄造,那什麼撞車,攻城鑿,就完全沒了用武之地。
誰會想到一座城池會用鋼鐵來鑄造,這得花掉多少鋼鐵?做這事的人就是個瘋子。